• 台湾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民众的复杂心态

    陈孔立

    台湾的历史与大陆的历史有共同性 ,也有差异性。台湾民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本来就是多样的 ,近年来经过某些人的“导引” ,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 ,它对台湾民众复杂心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比较详细地描绘和概括台湾民众对“光复”以前历史的“集体记忆”及其对“复杂心态”的影响 ,为大陆同胞进一步认识台湾提供可资参考的资料和意见。

    2003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1895-1937台湾地方社会的教育和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读台湾乡土文献

    周翔鹤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日据时期殖民当局推行同化政策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殖民当局通过教育进行精神灌输和日语普及以达其同化台湾人的目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但施行于城市之中 ,而且遍布乡间僻壤 ,在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当中起了重大作用。

    2003年03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伪造的证言——所谓原住民“血统祖先论”剖析

    郝时远

    在“台独”的诸种分裂理论中 ,有人企图利用原住民的“血统祖先论”作为构建“台湾民族”的“本土”依据。该论以所谓“学术性”的方法推导出当代台湾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原住民的血脉后裔 ,企图从种族、血统的脉络上割断台湾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通过夸大 17世纪台湾原住民的人口基数 ,以编造数据和篡改史料等手段进行所谓的血统“证言”。本文通过史证的分析 ,证明了所谓“血统祖先论”完全是伪造的证言。

    2003年03期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漳郡会馆录》发微

    汪毅夫

    就《漳郡会馆录》一书涉及的版本、人物、职官、科举以及闽台关系、会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逐一考据索隐 ,从中发掘史料 ,再现清代历史社会的若干情况。

    2003年03期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日据前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以连雅堂、洪弃生、丘逢甲等为例

    朱双一

    日据时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 ,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环 ,它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民族主义 ,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主题、表现形态和话语形式。如对西方人种优良和中国人种低劣的论调加以批驳 ,树立自强保种的思想 ;通过大陆纪游诗文作品表达对祖国山川地理的无比热爱和自豪感 ;探究中国语言文字优于西方语言文字之所在 ;强调历史对于凝聚民气、宏扬民族精神之重要性 ;探寻西方科技、思想、制度等在中国“古已有之”的证据 ,以说明东西方文明各有所长 ,国人不必妄自菲薄 ;揭露殖民者挟“文明”之名 ,以殖民宗主国为模式对其“属地”实行改造等行径的殖民主义实质。

    2003年03期 34-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论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

    刘登翰,刘小新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在中华文化的逻辑发展上 ,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文学不同的运动轨迹与存在形态 ,形成台湾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性格 ,并为台湾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和范式。而台湾的海外知识移民形成了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群 ,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收获和代表 ,深远地影响了欧美华文文学的发展。东南亚华裔青年学生到台湾留学 ,以及台湾作家到东南亚华人社会讲学、参与文学营等活动 ,扩大了台湾文学对东南亚的影响 ,形成了这一时期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台湾文学因素。

    2003年03期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邦联制模式与两岸统一之探析

    王英津

    邦联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结成国家联合的一种组织形式。严格说来 ,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结构形式 ,这可从它与联邦制的区别中反映出来。从历史上看 ,邦联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尝试。邦联制的特点、命运以及海峡两岸的现实 ,决定了它不适用于两岸统一。

    2003年03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大国意识”下的日本对台政策的调整

    雷慧英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高速发展后 ,从 80年代起就明显地暴露出“大国意识” ,要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台湾对日本实现这一目标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 ,近年来 ,日本不断调整对台政策 ,明显提升日台关系 ,直接或间接地干涉中国内政 ,影响中国统一进程。本文从这一角度切入分析日本“大国意识”抬头的原因和种种表现 ,指出日本对台政策调整的用心是要使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甚至用台湾问题来制约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 ,日本“大国意识”的抬头是十分值得中国人民警惕的。

    2003年03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评析

    石正方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就其经济向度而言有积极的一面 ,但由于台湾当局在两岸经贸关系上掺加过多政治考量 ,致使台湾经济“全球布局”和“两岸经济一体化”由本源的一致性趋向现实的对立化。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地缘经济学理论考察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政治“劣根性”。台湾经济要真正实现“全球布局” ,就必须顺应市场规律 ,务实地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

    2003年03期 66-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台湾风险投资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机制研究——兼论其对大陆的启示

    戴淑庚

    理论和实践表明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促进机制因各国各地区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而演化成不同的模式。其中台湾模式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是最成功的 ,有其独特性 ;虽然存在欠缺 ,但对于大陆构筑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具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2003年03期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台湾的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

    赵向琴

    通过对台湾金融发展在产业升级中作用的考察 ,认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早期 ,政府的金融扶持和创业投资公司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从长期看 ,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金融业的现代化是产业升级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003年03期 80-8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对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的思考

    朱少颜

    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加速“西移”的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认为台湾高科技产业外移不会导致“新产业空洞化” ,而是两岸产业分工体系的必然发展 ,是台湾高科技产业生存与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出路。

    2003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两岸人文资源与台商在大陆之运作——以厦门洪氏企业为研究个案

    曾玲

    海峡两岸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对台商在祖国大陆运作的影响 ,是大陆台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透过对台商企业———厦门洪氏企业的个案研究 ,具体考察和讨论海峡两岸人民传统的地缘与血缘的文化纽带和历史记忆的重建 ,如何促进台商在祖国大陆经营事业的发展 ,以及台商在祖国大陆的经济活动 ,如何影响和改变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等有关问题。

    2003年03期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2002年台湾经济的回顾与2003年的展望——亚洲开发银行2003年报告书

    汪慕恒

    2003年03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