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台湾地区政治文化变迁的外部因素分析

    刘国深;李炜;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政治文化逐渐发生明显变化。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考察,台湾地区政治文化的变化除受内部因素影响外,来自台湾地区外部因素的影响异常显著。中国大陆、美国、日本作为台湾地区主要的外部因素,对台湾地区政治文化变迁起着重要的触媒作用,透过台湾内部因素的作用,这些外部因素对台湾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态度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7年03期 No.9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台海危机探析

    高新涛;

    借鉴国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层面的经验教训,在深入分析台海危机的经典特性――对核心利益与高度优先目标的威胁、战争与和平的转折点、强烈的突发性、感知到时间上的急迫感与压力感、高度情绪化的流露与凸显——的基础上,运用乔治.亚历山大关于危机管理的防御性战略与进攻性战略理论框架来检验中美危机管理的战略与策略,从而深刻认知到中美建构成熟的危机管理机制对于双方关系健康发展和台海和平与稳定的深远意义。

    2007年03期 No.97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台湾“两岸族”的现状、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

    王茹;

    随着两岸交流交往20年来的累进累积以及祖国大陆经济实力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居留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越来越多,从原来以"台商"为主向多样化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出现了所谓的"两岸族",这对两岸社会及两岸当局的政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这些"两岸族"在大陆的生活、融入状况及其在两岸的联结功能表明他们是两岸沟通的桥梁。当然,目前"两岸族"的一些微妙心态和两岸间的一些形势表明这种沟通的功能还有待发展。

    2007年03期 No.97 19-2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在蓝绿两极化困局下“脱色政治”的努力

    范晓军;

    当蓝绿对峙推进到"北蓝南绿"的区域政治的极端形式时,其结构性困境也在逐一显现。蓝绿两极化政治并非台湾政治发展的宿命。由"颜色政治"向"脱色政治"发展,是走向常态化执政的任何一位台湾政治领导人都无法回避的选择。而突破当下政治的结构性困局,建立超越"颜色政治"的公共伦理,对两岸关系具有多重意涵,大陆因素可以在促进岛内区域政治向有利于两岸关系方面的,发挥实质性的影响力。

    2007年03期 No.97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评析

    张文生;

    2007年3月,陈明通等人抛出"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该草案是落实陈水扁"法理台独"指示的版本,是贯彻李登辉"两国论"的表现,是试图向统独各方压力妥协的产物。社会各界对该草案都不满意,是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2007年03期 No.97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大陆经济转型与台商投资演变趋势——以昆山市为例

    殷存毅;

    本文基于对大陆经济发展转型的内涵及空间格局的理论分析,结合对大陆台资企业的总体特点及昆山个案分析,讨论和分析大陆台资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因应策略,从而力图揭示大陆台资企业的发展演变趋势。

    2007年03期 No.97 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效率探析

    张传国;蔡晓艺;

    运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动态效率模型理论,对近十年来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有效状态明显且呈现逐渐增强趋势。由于经典的宏观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很好解释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效率的变化情况,深入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台湾地区资本流动是其经济动态效率改善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大陆作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主要地区,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改善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7年03期 No.97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厦门经济特区的对台优势和作用:回顾与思考

    唐永红;

    厦门经济特区自建立以来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独特对台优势和作用。厦门特区对台优势和作用的发挥,与祖国大陆及厦门特区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高度的正向相关性,是和中央在改革开放与对台工作方面对厦门特区的定位以及相应赋予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紧密相关的。当前,进一步发挥厦门特区对台优势和作用,既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又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有赖于特区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特区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基于现实的需要、条件和可能,当前中央应着眼于建立一个"两岸合作试验示范区",赋予厦门特区新的发展定位与相应的特殊政策及试验权,应在扩大厦门特区发展的功能空间的同时,促进厦门特区向自由经贸区转型进而跨关境发展。

    2007年03期 No.97 63-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闽台冥婚旧俗之研究

    汪毅夫;

    文章以录自福建(包括台湾)方志和谱牒的明、清、民国时期之冥婚案例为据,就迁葬与归葬、嫁殇和嫁于殇而言之,描述和论述闽、台冥婚旧俗之种种情况:尸归夫家、身死夫家而葬之,上门守贞、望门守贞,从安排死者联姻到包办生者与死者缔婚,以及合丧、苗媳守贞、过门待嫁而嫁于殇、延婿入赘而嫁于殇、夫家移柩从于女而合葬等特殊事例。归葬和嫁于殇专以未婚女性的性命和幸福为牺牲,是冥婚旧俗极端劣质化的产物。

    2007年03期 No.97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

    张羽;

    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有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半个世纪以来,诸种台湾文学史或书写,或缩写,或不写张爱玲,都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作为"文学/文化"的"张爱玲符号",已经成为一种亟待思考的文学现象,本文通过对张爱玲文本在东亚的后殖民和冷战秩序构筑当中被台湾接受的一些脉络,以及在台湾本土意识高扬的背景下台湾新文学史要怎样处理张爱玲的考察,阐述文学制度介入到国族想象后,对作家阐释也出现了较大的位移。而且,也要阐释台湾"独派"人士在处理文化上的身份认同和政治上的身份认同之间的理论困境。

    2007年03期 No.97 80-8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沉默与空隙 隐喻与转喻——论简政珍的诗说与诗写

    陈仲义;

    简政珍是台湾中生代重要诗人与诗论家。侧重探讨他意象理论的节点——"沉默空隙"说的意义;借此打造的经验/超验、感悟/哲思的意象图式,尤其是隐喻/转喻的活络运用,在智性照耀下,所形成的鲜明的"思"之意象艺术。

    2007年03期 No.97 8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台湾地区档案教育述评

    连念;翁勇青;

    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台湾地区近60年来档案教育情况,分别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教育培训、档案专业学校教育和档案教育教材论著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2007年03期 No.97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征稿征订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台湾研究集刊》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是祖国大陆最早创办的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集中刊载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欢迎各界惠赐稿件。投稿请同时提供电子文本和打印件,篇幅一万字以内为宜。请在正文前附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篇末注明引文及参考资料出处。

    2007年03期 No.97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