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三青团”与台湾光复

    陈在正;

    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奉命组建的"三青团",实际成为培养抗日、复台干部的组织,光复后又在台湾发展了大批"三青团员",为光复初期维持台湾社会治安和协助接管做出了较大贡献。

    2010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光复初期台湾善后救济分署业务经费问题之探析

    黄俊凌;郭小燕;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台湾分署成立,负责台湾地区相关的善后救济工作。1945年11月—1947年5月,台湾分署利用联合国提供的各类物资,广泛开展善后救济工作。不过,由于国民政府财政紧张,无法从财政预算中保证各地区善后救济的专项拨款,台湾分署陷入经费紧张的困境。为了解决业务经费问题,台湾分署不得不大量平售善后救济物资,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台人员从赈济立场出发,对分署平售物资提出各种异议,双方产生争执。从台湾分署业务经费的紧张状况、解决途径以及由此衍生的问题,可以看出光复初期台湾善后救济业务开展的艰辛,也为全面评价台湾善后救济分署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10年01期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论殖民地台湾新文学的文化想象——在日文写作中

    计璧瑞;

    本文探讨日文写作在殖民地台湾新文学发展中文化想象的变异。在中文写作的对照下,日文写作经历了文学主角由悲苦的民众转变为内心焦虑的知识分子、传统从被批判的对象过渡到民族的身份标记而被肯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被迫隐退、"日本想象"转向复杂的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表述等变化;民族自我想象有时会通过"日本想象"得以实现,知识分子的精神痛苦也随着殖民社会的演进呈现不同的状态。

    2010年01期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以大苏州地区为例

    张锦源;陈华;

    鉴于台资企业在两岸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两岸金融合作的乐观态势,研究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对大苏州地区的台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的台资企业(研究样本)财务资料和融资信息,对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台资企业的负债融资主要是依靠经营性负债和(或)短期性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比率并不高,且借款形式以短期借款为主;向大陆中资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融资是台资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在周转金安排上;造成台资企业在大陆借贷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法令限制和企业自身财务的不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0年01期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两岸政治关系初探:政府继承的视角

    李秘;

    从国际法上讲,两岸政治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继承关系。但两岸政治关系的特殊性在于这一政府继承尚未完成,但又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分别继承了大陆部分和台湾部分。实际上政府继承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权利能力的继承和行为能力的继承。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权利能力层面的政府继承,而尚未完成行为能力层面的政府继承。因此,两岸政治关系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家层面、政府权利能力层面、政府行为能力层面。

    2010年01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再思考

    李炜;

    两岸长期的敌对隔绝,使双方缺乏有效的政治沟通,无法建立足够的政治互信,从而使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成为双方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当前,两岸如何以新视角重新审视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已成为双方必须着力研讨的课题。为营造两岸民主、平等的协商氛围,扩大双方在政治议题上的共识,本文提出以"中华两岸共同委员会"的政治沟通模式为过渡,并在两岸完全统一的政治架构下对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作出终局安排。

    2010年01期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

    林冈;储俊庚;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贪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单席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制度,放大了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悬殊,在"立法院"形成"一大一小"的席次格局,为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埋下了重要伏笔。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既无法有效整合内部的派系结构,也无法摆脱扁案和激进"台独"路线的困扰,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

    2010年01期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

    林红;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南海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议题。两岸是否需要和能否在当前激烈的南海争端中进行战略合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重新回到了1994年的政策轨道,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海主权,并有意推动两岸合作开发南海资源。但是,两岸的"南海合作"不得不面对内外因素的制约。两岸之间能否搁置争议、构筑互信和建立必要的沟通平台是必须考虑的内部制约因素,而制约两岸合作的外部因素则主要是美国的阻挠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总体看来,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谋求合作,符合两岸的根本利益,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0年01期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两岸族”台胞的社会身份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从社会认同理论的本土文化心理机制出发的阐释

    王茹;

    本文描述了"两岸族"台胞的现状,指出其参与营造的"两岸生活圈"在两岸间织造了绵密的社会连带网络,有助于两岸民间社会的联结、沟通及互信的建立、深化。重点在吸收西方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本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中国人的"我们"的观念,探讨"两岸族"在社会身份定位上的特殊之处,特别指出其不是自外于大陆人和台湾人,而是在其间生成既有差异对比又有联结沟通功能的中间群体,是在"重叠的认同"中将两者都视为"自己人",这有助于两岸民众在日常交往的点点滴滴中汇流成血脉相连、荣辱与共、互信互赖的命运共同体。

    2010年01期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台湾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述评

    齐树洁;李叶丹;

    台湾地区1999年首次规定了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该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台湾环境运动向法制化发展,加强了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近十年的运行,民众对于环境公民诉讼制度逐渐了解,团体诉讼定位不断明确,司法界对法律的适用也变得日臻成熟。但是,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仍然面对立法和实务上的挑战。如何从法律上定位环保团体的诉讼功能并赋予其当事人资格,是台湾法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0年01期 8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更改刊期及征稿启事

    2010年01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