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对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之适用

    李鹏;

    "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一个比"信心建立措施"内涵更深、外延更广的概念。在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过程中,第三方的可能影响不容忽视,必须确立"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并在机制的协商过程中和协议文本中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予以体现,以澄清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单纯性"、"防御性"和"透明性"特征,化解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疑虑,为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营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2010年05期 No.11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默契与合作

    李金明;

    海峡两岸对南海断续线(或称U形线)的法律地位基本是认同的,即认为是中国南海的"疆域线",或称"岛屿归属线",它表明线内的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皆属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此外,海峡两岸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也表现出默契,两岸学者曾多次在有关南海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过相互合作的愿望。近来海峡两岸已从昔日的对立状态逐渐开始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2010年05期 No.111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民间组织与台湾公民文化变迁的关系初探

    陈先才;林立辉;

    "戒严"体制崩溃后,台湾社会进入了民主转型的快车道。与民主转型相伴随的,是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长期以来,民间组织的兴起被认为对公民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以民意调查数据为基础建构的分析模型,探讨和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台湾公民文化的成长有正相关性,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比简单的线性关系复杂得多。这种正相关性因民间组织的类型、内部权威结构、成员互动方式以及组织信念等因素而异。

    2010年05期 No.111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 台湾家庭暴力之处理机制:从公力救济到乡镇市调解

    史长青;

    台湾地区在家庭暴力事件的处理上,经历了当事人自治为主到公权力积极干预的发展过程。然而作为重要的公权力干预手段的保护令制度,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保护令的核发速度和核发内容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鉴于家庭暴力之特质与调解模式的高度契合,调解在家庭暴力领域弥补公权力不足的功能重新获得重视。而乡镇市调解作为台湾地区最基层也最受群众欢迎的调解制度,在处理家庭暴力事件上具有极大的制度优势。总之,在家庭暴力事件的处理上,公权力干预与调解模式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二者并行不悖。

    2010年05期 No.111 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 ECFA与两岸金融合作双赢

    邓利娟;

    现阶段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加快了步伐,但总体上进展艰难缓慢,仍呈明显不对称状态。具有鲜明特色的两岸ECFA,将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的正常化与更紧密化提供历史性机遇。为达到两岸金融合作双赢的目标,两岸ECFA后续金融协商应在平等互利的大原则下,遵守符合WTO规范原则、双向互惠原则、适度"让利"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当前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双赢的现实路径为:双向开放,加快改变两岸金融不对称格局;局部先行,带动两岸金融合作深化发展;合作共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2010年05期 No.111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 台湾都市化发展的经验与缺陷

    盛九元;

    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市化一直发挥着主要的动力源作用。从发展轨迹看,台湾的都市化与西方国家基本一脉相承,但也有其特点。鉴于此,本文一方面重点分析全球化对台湾都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了台湾能够避免"超都市化"现象所导致的社会严重失衡状况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台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缺失与问题,也出现了西方都市化发展中的弊端,但还是维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均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都市化进程的正面互动和相互促进。

    2010年05期 No.111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区域制度环境与台商投资大陆区位选择

    胡少东;

    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内部区位选择的研究是经济地理与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现有研究往往只关注经济因素而忽略了制度因素。本研究采用新制度理论的视角,提出了制度环境影响台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因素是影响台商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规制性制度和规范性制度环境的完善程度对台商投资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再者,台商投资区位选择还受到认知性制度的影响,台商选择投资区位时会参考其他台商的选择,当台商聚集度比较低时,台商聚集有利于提高合法性并吸引新台商投资,但是,当聚集度过高时,反而阻碍了新台商的进入。

    2010年05期 No.111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 试论清代台湾的女性移民

    邓孔昭;

    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但在以往台湾移民史的研究中,有关女性移民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2010年05期 No.111 7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光复初期(1945—1949)闽台两省人事关系初探

    刘凌斌;

    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条件,闽台两地人民血脉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因此,福建成为培训和提供接收台湾人才的基地。台湾光复初期,福建为台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重要的行政干部,也为台湾培养和提供了大批师资,更有众多的闽籍专业技术人才赴台工作。大批的福建人为光复初期台湾社会经济的恢复以及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闽台两省人事关系的密切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2010年05期 No.111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 更改刊期及征稿启事

    <正>《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原为季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论文、书刊评介、学术综述等。

    2010年05期 No.111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