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党新一轮世代交替问题分析

    林劲;

    民进党在2016年"二合一"选举中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其政治生态随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第二次政治世代的交替已经全面完成。本文探讨民进党新世代接替、取代中生代而主导民进党的相关问题,试就民进党新一轮世代交替的历史契机和最终完成、新世代的群体性特征作一概略的分析。

    2016年05期 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蔡英文两岸政策策略、内涵及其影响

    倪永杰;

    蔡英文两岸政策严重制约两岸关系发展。为创造有利执政的两岸环境,蔡英文采取稳定并降温的两岸策略。自2015年4月抛出"维持两岸现状"后,蔡英文持续调整其两岸政策,"520"讲话释出"宪法论"、民共对话论等重要信息。但调整徒有其表,本质上不接受"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仍不放弃"台独"主张,仍怀有"台独"幻想。蔡的两岸政策选项更是充满了冷漠与对抗,全面推行"文化台独"、"柔性台独"。两岸关系较可能形成"冷对抗"、甚至是强对抗的局面。

    2016年05期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战术性“三不”政策:“双重战略困境”下的美国两岸政策

    信强;

    随着台湾岛内民进党再度上台执政,美国的对台政策随之出现了战术性调整。本文指出美国面临着"双重战略困境",首先是在全球层面,美国面对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危机,与中国大陆因台湾问题在东亚再起纷争殊非明智之举;其次是在中美关系层面,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崛起,加之美国在许多议题领域亟需中国的战略合作,使得美国不希望因台湾问题而与中国发生冲突。在上述双重战略困境的制约下,美国在既有的"不统不独不武"的"战略性三不"政策基础上,开始推行"战术性三不"政策,即"不挑衅、不胁迫、不紧张",其中"不挑衅"主要针对台湾当局,"不胁迫"主要针对大陆,而"不紧张"则着眼于总体台海局势,以防止两岸关系陷入紧张甚至爆发冲突,维持其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主动性。

    2016年05期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论两岸“外交休兵”的政治前景——以南太平洋地区为分析个案

    赵昌;许善品;

    "外交休兵"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国民党和民进党通过"金钱外交"谋求"国际地位"失败后台湾的对外政策转型。"外交休兵"的经验和两岸关系现状将促使蔡英文与民进党重新审视"台独"纲领的可行性,这反过来为"外交休兵"的延续提供了有利环境,因此岛内政党更迭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不宜高估,"休兵"仍将是主流。同时,"外交休兵"基础脆弱,两岸机制化的政治互信亟待建构。另外,美澳日等相关大国亦对两岸关系产生多重影响。南太平洋地区曾是两岸冲突的焦点地区,但也是"外交休兵"的受惠之区,两岸应在管控分歧、加强互信、大国协调等方面继续努力。

    2016年05期 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台湾“政府服务品质奖”剖析

    孙杨杰;陈振明;

    奖惩机制对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具有激励作用,在当代公共管理界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工具。我国台湾地区"为民服务"的改革享有一定声誉,改革与创新的经验有可供借鉴之处。其"政府服务品质奖"的举办,对岛内行政机关服务效能的提升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该奖项的评选程序、主办机构、奖项设置、评估指标等构成因素的剖析与比较,辨识台湾"政府服务品质奖"与"美国政府创新奖"、"欧洲公共部门奖"等奖项的异同与优劣,并在借鉴台湾地区及国外公共服务质量奖励机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大陆的公共服务质量奖励机制的若干思考。

    2016年05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从“反服贸”、“反课纲”运动透析台湾公民教育困局

    李家新;张宝蓉;

    台湾青年群体在"反服贸"、"反课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本土意识彰显,身份认同混乱"、"关切社会事务,心态视野褊狭"、"民主意识张扬,民主素养低落"、"政治参与扩大,政治信念模糊"、"擅长公共动员,欠缺公民理性"等特质反映了当代台湾公民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局,其主要源于"台湾主体性"、"小确幸思潮"、"民粹化政治"等对公民教育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为妥善应对台湾公民教育困局对两岸关系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大陆应进一步加强台湾公民教育的研究,完善两岸公民教育交流合作机制,进而不断改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

    2016年05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两岸经贸依赖的局限性及其治理途径解析——基于两岸贸易、投资依赖的量化分析

    胡云华;

    两岸间的贸易与投资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形成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引发台湾部分人士的担忧。通过对两岸经贸的量化分析表明,两岸经贸往来对两岸的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既是全球分工的结果也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因此,对经贸依存度的担忧是不必要的。现阶段两岸应着力矫正贸易投资的结构失衡,深化合作的层次,突破两岸经贸依赖的局限性,以提升两岸经贸依赖的福利水平,更有效地增进两岸民众福祉。

    2016年05期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应对策略

    鄢晓;

    在两岸文化教育互动发展日趋热络的背景下,促进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具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合作办学的发展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在调动高校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困境。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2016年05期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再论“何斌事件”的前因后果——兼议郑成功收复台湾前的一系列动作

    陈思;

    17世纪50年代以后,郑成功方面尝试在台湾行使其经济权力,挑战荷兰殖民当局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这些动作均是当时郑成功对台经贸布局中的一部分,目的是增强对当地大陆商人的影响与控制,进而控制整个台湾海峡的海上贸易,以便在与荷方的亚洲商业霸权竞争中占据优势。"何斌事件"便是当时郑荷双方在台湾经贸争夺的集中体现。而这一事件的结局则最终促成了郑成功收复台湾。

    2016年05期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台共成立大会之中共指导者彭荣其人补论

    陈小冲;周雨琪;

    1928年台湾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由于资料的缺乏,不少史事有待厘清,其中亲临台共创立大会指导的中共领导人彭荣究竟为何人,学界有彭湃说、瞿秋白说与任弼时说等,其中以任弼时说较具说服力。但无论赞成或否定某一说法,其证据链均有进一步补充、完善的余地。

    2016年05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大众化”的文学与政治——1930年代台湾普罗文学运动的展开

    吴舒洁;

    1930年代前期,台湾文学进入了普罗文学运动的高涨期。本文从1927年文化协会改组谈起,通过文协、台湾作家协会、台湾文艺作家协会等几个标志性组织团体的理论与活动,探讨文艺的大众化问题在台湾的发生与转化,同时在台日普罗文学运动与国际左翼思想交流的跨境视野下,勾勒出台湾普罗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与政治从结合到分离的轨迹。

    2016年05期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遗民”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以梁启超与台湾士大夫的诗词唱和为中心

    刘奎;

    辛亥革命前夕梁启超的台湾之行对台湾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其间诗词唱和是梁启超与台湾士绅交流的重要媒介,他们酬答的交合点之一是遗民情怀。台湾士绅借助典故与韵律等书写传统,表达了兴亡之感与家国情怀;他们所处的殖民语境,使他们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易代经验,其感受与表达方式丰富了传统遗民话语的形式和内涵。身处殖民统治,殖民话语更是他们抵抗殖民统制的文化手段。梁启超与台湾士绅唱和中的往返交互、理解与同情,生成了某种"交互主体性"的经验,为当下两岸民众的交往提供了借鉴和前景。

    2016年05期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征稿启事

    <正>《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目前为双月刊,每年6期,双月20日出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论文、书刊评介、学术综述等。

    2016年05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