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

  • 中共对台大政方针的传承与发展

    刘国深;

    中共对台大政方针,是指中共涉台重大政策文献提出的重大政策措施,或中共领导人阐述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政治论述,在对台工作中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意义。中共对台大政方针主要包括:解放台湾;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一纲四目"与"一国两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可以等"与"不愿拖"的辩证统一;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融合发展;追求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等等。由于学术研究和大众涉台话语体系论述的角度不同,或是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或是由于归纳、描述和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甚至因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差异,对台大政方针的具体表述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只要符合相同的定义内涵即可兼容并蓄。

    2021年05期 No.177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涉台研究理论前沿

  • 规范退化:关于当前两岸关系形势的一种讨论

    王贞威;

    2019年下半年、特别是2020年台湾地区"大选"后,两岸关系形势持续恶化,进一步对抗冲突的风险加大,两岸现有的规范体系受到重大冲击。文章以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规范退化为分析框架对当前两岸关系形势进行学理性讨论,研判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做出当前两岸关系大致处于"挑战规范的蔓延"阶段的基本判断,并对能否遏制两岸关系规范退化做了初步思考。

    2021年05期 No.177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大陆对台政策研究

  • 十九大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运作逻辑探析

    黄继朝;叶晓迪;

    大陆对台政策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出现了反"独"与促统两步并行的新特点,这对政策的理论诠释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修正式的建构主义发展出一个新分析框架,将台湾岛内群体区分为"家人"、"朋友"和"敌人"三种角色类型,并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政策,即:以敌人的角色定位"台独"势力,并通过威慑遏制的方式逐步将其孤立,削弱"台独"给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带来的阻力;以朋友和家人的角色分别定位台湾岛内政治精英与一般民众,并分别通过利益交换和亲社会政策增强合作与提升亲近感,增强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动能。在政策层面有效地孤立"台独"势力后,两岸关系中经济、社会与人心面向的整合程度将出现明显提升,为未来政治层面的整合以及最终的和平统一做出重要的铺垫。

    2021年05期 No.177 2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两岸融合发展法治研究

  • 从参照外资到同等待遇:台胞投资待遇标准的嬗变及其极限

    季烨;王胜民;

    从参照外资到同等待遇,台资在大陆的待遇标准正经历着重要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逐步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作为特殊国内投资的台资更没有理由自外于这一进程,参照外资的必要性大大降低。对台资与陆资实行同等待遇,也具有两岸关系发展的自身逻辑,并表现为优先市场准入和更低市场壁垒两种形态。台资的特殊性正在弱化但不会消亡。大陆给予台资同等待遇受到市场准入的实体限制和国家安全审查的程序制约限制,从而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021年05期 No.177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两岸社会融合研究

  • 资源、框架和网络:身心障碍类自组织研究——基于台湾地区5个身心障碍自组织个案

    高和荣;柳小琴;

    对我国台湾地区5个身心障碍自组织个案研究发现,身心障碍自组织领导主要有自组织内部精英、外部精英以及官员或企业代表等三种类型,自组织资源来源于当局福利支出、公益彩券的经费划拨、企业或个人的捐赠等。自组织推行使用者付费理念,并善于利用网络动员,注重身心障碍者安全性。不过,自组织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特别是因自组织领导者变更而引发的资源变动,以及受活动安全性、体验性,特别是社会偏见等因素影响,组织动员的难度随之提升。借鉴台湾地区的身心障碍自组织发展经验,从两岸社会融合角度出发,加快推进大陆地区社会组织立法,广泛吸纳政府、市场、组织、家庭乃至网络的资源,注重培育具有"自发性"特质的残障类组织,动员和吸纳残障人士的参与,减少社会偏见,避免他者质疑及其负向心理的阐释。同时,可进一步深化推进两岸残障组织的交往交流,搭建起两岸残障群体共认共享的知识谱系及行为模式。

    2021年05期 No.177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多阶社会价值创造机制探究——基于我国台湾蒙恩听障烘焙坊的过程追踪分析

    黄新华;黄英;

    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WISEs)是社会企业中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它通过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创造社会价值,但是已有研究对这些社会价值的实质内容及创造过程的讨论付诸阙如。基于我国台湾地区一家具有多阶社会使命的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蒙恩听障烘焙坊的过程追踪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能够将弱势群体就业—弱势群体权益倡导—促进社会公平三层级社会价值创造勾连在一起。这一运作机制拓展了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创造的价值类型和层级,而且把受惠者从企业员工扩及更广泛群体。这对于拓宽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社会融合价值、完善论证社会企业之于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5期 No.177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台湾史学史研究

  • 战争下的学术:二战时期台北帝国大学海南岛学术调查

    汤晓蒙;刘晖;

    台北帝国大学二战期间的海南岛学术调查,既是日本实施"南进政策"、统治海南岛的需要,也是其作为日本"南进政策"之"国策大学"角色的体现。海南岛学术调查可分为参与其他机构调查、独立调查和设立海南岛实验所三个部分。台北帝国大学的海南岛学术调查,是政治动员下的学术研究,是台湾殖民"经验"的输出,具有典型的殖民地学术特征,其性质已经远远超越学术研究本身,而成为学术屈从于强权政治的典型。

    2021年05期 No.177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美援时期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公共外交”

    沈惠平;

    由于台湾地区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特殊地位,美国将其视为实施"公共外交"的重要区域。美援时期正是美国对台大力开展"公共外交"的时期,它主要是通过驻台"美国新闻处"来开展的,其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侧重于对美国政策的宣传活动,通常称为"信息活动";二是对台输入与宣扬美国文化;三是在美国国务院指导下、由驻台"美国新闻处"执行的对台教育、学术、文化交流等活动。此外,这一时期美国对台的教育、文化及卫生援助也具有"公共外交"的功能。美援时期美国政府实施对台"公共外交"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服务于美国的反共遏制战略,二是通过宣扬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达到影响及控制台湾的目的,三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美国对台"公共外交"对台湾社会及其发展进程主要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致使台湾民众普遍亲美反共,二是促进美国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渗透,三是导致台湾社会日益"西化"或"美国化"。针对美国实施对台"公共外交"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除了深刻揭示美国对台"公共外交"的本质之外,还应采取更精准的反制措施,如深化两岸民间交流互动、推进两岸深度融合发展等,以赢得台湾民心,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2021年05期 No.177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台湾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鉴制度的退场及思考

    杨旻旻;连进军;

    台湾地区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鉴试行于2006年,但实施10年后台湾当局突然宣布停办,终止对教师专业发展评鉴特色之路的探索。尽管经历长时间的筹备,也屡屡进行补充和修订,然而,被绑架的教育政策、被围困的专业发展、被质疑的评鉴结果、被弱化的支持系统四大难题的存在,使得台湾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评鉴未得善终。这一政策的退场启示我们:应切实保障相关法规政策的持续性和执行力,教师评价宜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教师评价宜引入第三方测评机构。

    2021年05期 No.177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征稿启事

    <正>《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主管,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双月刊,每年6期,双月20日出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历史、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前沿研究成果。

    2021年05期 No.177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