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

    戴淑庚,邓利娟

    <正>近十几年来,海峡两岸间的贸易与投资迅速发展,两岸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这一事实对台湾经济究竟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多深,则是当前两岸共同关注的焦点,它是两岸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关于这一问题,两岸的

    1998年01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 迈向新世纪的海峡两岸经贸关系

    吴能远

    <正>随着两岸政治关系陷入僵局,台湾当局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改采“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最近,台湾一些工商界人士公开批评此项政策,呼吁海峡两岸尽快实现直接“三通”.这里透露出一些问题引人深思:台湾工商界发展经济的要求真的是罔顾“国家安全”而图私利么?“戒急用忍”政策真的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么?在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中,两岸经贸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1998年01期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闽台第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闽台产业结构的比较研究之二

    林长华

    <正>在拙作《闽台第一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中,按照第一产业的内涵,将矿业包括在内,因此,在这里阐述工业时,尽可能把矿业排外,工业成为加工工业.

    1998年01期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杨胜刚

    <正>1997年7月发端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了亚洲其它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的关注和恐慌.作为创造“东亚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能否抗住冲击也同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台湾在采取“最小幅度防御性努力”之后,

    1998年01期 29-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地位——再读江总书记讲话的思考

    林劲

    <正>1995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了八项政策主张,受到海内外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反响,迄今已有三年.回顾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中国政府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实践与台湾政局和海峡两岸关系以及国际形势的演变,

    1998年01期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1997年台湾县市长选举评析

    张文生

    <正>1997年11月29日,台湾县市长选举揭晓,结果出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一方面,民进党大胜,夺得12个县市的席位,其中包括4个省辖市,而北台湾全部“绿化”;另一方面,国民党重挫,只得到8个县市的席位,其中包括3个人口稀少的外岛以及本岛的5个

    1998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妈祖信仰与两岸关系

    朱天顺

    <正>同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宗教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其中与政治的联系尤为密切.因为政治具有支配人们社会活动的广泛权力和影响力,神权高于君权的“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消失以后,政治在与宗教的互动关系中处

    1998年01期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 “解严”前台湾有关新闻出版法规评折

    刘燕南

    <正>1949年12月国民党当局撤守台湾后,一面打着沿袭“中华民国宪法”的旗号,为自己披上代表中国“法统”的外衣,藉以立足;一面利用“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戒严法”和“国家总动员法”等一系列非常法,恣意冻结“宪法”字面上赋予人们的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在内的一系列基本权利,为实行专制统治开辟道路.此外,国民党当局在台湾还重新订定

    1998年01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 从水利事业看清代宜兰的社会领导阶层与家族兴起

    周翔鹤

    <正>历史上的家族和社会领导阶层是台湾学术界很重视的两个课题.这两个课题是互有关联的.许雪姬通过对台湾中部龙井林家的个案研究指出,一个家族的兴起要具备三个因素:财产、祭祀公业和一个出色的领导人物.她认为在出色的领导人物强而有力的领导

    1998年01期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 清代前期关于台湾开发的一些不同主张

    邓孔昭

    <正>清代是台湾历史上重要的开发时期.台湾人口从10余万增加到250余万,耕地面积从30余万亩扩大到500余万亩,开发区域从中南部一些地方扩展到全岛,行政建置从福建省的一个府升格为单独的行省,均是在这一时期内完成的.总的来说,清代台湾的开

    1998年01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吕赫若小说创作的中国性

    朱双一

    <正>语言全面地记录和含容着各民族的基本文化信息.吕赫若不幸生长于台湾作为日本殖民地的年代,从小学的是日语,青年时代曾到日本求学,其作品亦大多以日文写就,在此背景下,如果他的创作带有日本文化因素和特征,其实并不奇怪.然而,吕赫若小说的“中

    1998年01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吕赫若小说的命运模式

    马相武

    <正>吕赫若是为海峡两岸文学界共同重新发掘/发现的特殊的台湾现代作家.今天我们将他还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左翼作家.我将他定位在革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吕赫若作品的全面翻译介绍,改变了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最高成就状

    1998年01期 83-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男弱女强——台湾女作家笔下的两性关系

    李仕芬

    <正>当人类社会从母系时代进入父系时代,男性逐渐取得权力与优势.从两性关系来说,男尊女卑成为基本模式.旧约圣经早已以神喻为名,说明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支肋骨.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呼吁世人,见女人紧记带鞭子.种种言论,无不在宣示男尊女卑的偏狭观念.

    1998年01期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