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

    陈孔立;

    近十几年来,台湾当局极力推行"去中国化"的政策,制造新的历史记忆,极力歪曲真实的历史,企图割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为建构台湾的所谓"国族认同"、分裂祖国的政治目的效力。本文应用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的相关理论,结合台湾的实际,研究台湾当局制造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的过程、手段、目的及其对建构群体认同的影响,指出台湾社会现有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是可以改变的、必须改变的,而重构历史记忆与扩大群体认同是有利于两岸人民的一种选择。"双重认同"的观点是可取的,应当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成为两岸共同重构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过程。

    2011年05期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略论台湾海洋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陈思;

    20世纪90年代,在台湾"海洋文化"讨论热潮的背后,掀起了一股文化分裂的暗流。一些人声称台湾文化的本质是海洋文化,同时将中国文化定性为大陆文化,否定中国海洋文化的存在,企图以此割断两岸文化的关系。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为"台独"势力分裂论调服务的政治目的,从历史事实来看是站不住脚的。

    2011年05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两岸政治互动的象限管理刍议

    刘国深;

    为提升两岸政治互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笔者参考"时间的四象限管理法则",对两岸共同面临的政治议题,依轻重缓急、优先次序进行原则性排列,并提出了政治议题与其它议题、政治议题内部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认为,两岸双方应该在现有政治共识基础上,将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不紧急却很重要"的经济事务上;在政治互动四大议题之间,两岸可暂缓解决"权威关系"的分配议题,着力落实两岸"人民关系",累积共同管理两岸人民事务的经验与共识,为两岸政治争议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2011年05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近年来台湾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初探

    林劲;王燚;

    近年来台湾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引发民众愈加强烈的不满。民进党顺势操作,加强了关于贫富差距、阶级矛盾的论述和宣传,并将其作为2010年"五都选举"的重要诉求,更将其与ECFA直接挂钩,抹黑ECFA为幕后推手。本文初步探讨了贫富差距问题的诱因及民进党加强贫富差距、阶级矛盾论述宣传的实质和目的以及对于台湾社会、政党政治、两岸关系的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启示。

    2011年05期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海峡两岸在厦金海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

    张文生;李美霖;

    海峡两岸在厦金海域开展和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巩固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现实需要。尽管双方的交流沟通还不尽完善,但海峡两岸在厦金海域开展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开发、防治非法捕捞、打击包括海上走私、海上私渡、海盗等海上犯罪活动、进行海难救助等方面存在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较大空间。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在厦金海域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仍旧必须面对和克服一些现实困境,其中包括管辖权的冲突问题、合作与联系的机制问题、合作协议的签署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等。

    2011年05期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试论台湾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理论视角

    成正;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危机推出了"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尽管"第三条道路"不等同"中间路线",但其"超越左与右"理念可以借鉴用于分析台湾政治发展。"第三条道路"在台湾主要表现为:李登辉超越族群和省籍对立,提出"新台湾人"口号;陈水扁提出"新中间路线",借掩盖意识形态"独统"之争来赢得选举;马英九执政以来试图整合台湾社会蓝绿二元分化,实现蓝绿共主。展望未来,"中间路线"在选举政治的台湾仍有市场,但阻力重重。

    2011年05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台湾集团企业转型发展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邓利娟;袁泽;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是台湾集团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制造业领域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二是服务业逐步成为其最重要的经营领域;三是加速开拓海外及大陆市场,注重全球化运营。导致这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而同时台湾当局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措施。集团企业的转型发展使其自身获取了新的成长空间,经济实力急剧扩张,更重要的是,对促进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发挥了主导性或重大的作用,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升级。

    2011年05期 5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台湾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背景、动机与影响

    屠新泉;

    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是台湾继加入WTO之后在扩大国际经济空间上的又一重大收获。这一举措的动机并非为获得GPA所带来的政府采购市场机会,而更多是出于扩大国际参与度的考虑。这也决定了其谈判过程多次波折。从谈判结果来看,加入GPA对台湾本身的经济和贸易发展影响不大,但对两岸关系以及祖国大陆加入GPA谈判却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2011年05期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ECFA对两岸贸易与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组模型的模拟分析

    顾国达;陈丽静;

    本文构建了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和国民收入恒等式在内的联立方程组模型,选取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并且台湾自大陆进口能够"创造需求",其对台湾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台湾对大陆出口。在此基础上,以2008年为模拟基期,以2013年为模拟期,模拟了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对两岸贸易及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无论对两岸贸易还是整个台湾经济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增长效应。

    2011年05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闽台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比较

    郑振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福建的非营利组织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福建仅一水之隔的台湾,其非营利组织成果斐然,经验丰富。福建与台湾具有"五缘"关系,通过对闽台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比较研究,可认清福建非营利组织在整体实力、法规和制度、内部经营和管理、外部运行等方面与台湾的差距,进而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发现闽台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共同挑战,进而两地携手,以促进闽台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发展,为海峡两岸社会和谐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1年05期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我国台湾地区羁押制度改革研究

    高通;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台湾地区对其羁押制度进行大幅修订,废除了检察官的羁押决定权。在接下来的将近20年间,台湾地区又以人权保障为基础,进一步修正了羁押法制。台湾地区进行羁押制度改革的背景或历史动因是什么,台湾地区的羁押制度在改革了十几年后,其运行状况如何,是否实现当时的既定目标等问题,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1年05期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更改刊期及征稿启事

    <正>《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原为季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论文、书刊评介、学术综述等。经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台湾研究集刊》从2010年开始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每年6期,双月10日出刊。更改刊期之后,《台湾研究集刊》容量更大,时效性更强,欢迎各界惠赐稿件。投稿请提供电子文本,篇幅以一万字左右为宜。来稿请在正文前附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篇末请详细注明引文及参考资料出处。论文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请译成英文。所投稿件如有基金资助,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来稿均由编辑部安排专家审阅,请勿寄给个人,以免延误。作者应保证论文符合学术规范,

    2011年05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