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经济的转型机制

    金泓汎;

    <正> 战后,台湾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持续发展.60年代初进行第一次转型,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策略为核心,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外向。80年代中期以来,又进行第二次转型,开始由初级外向转向以国际化为目标的高级外向。这两次转型各有自己的转型机制,探讨其异同,对研究台湾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1990年Z1期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台湾财团向“多国籍企业”发展趋势剖析

    韩清海;

    <正> 台湾财团(集团企业)是台湾民间资本的骨干力量,是具有垄断性质的私人资本.近年来,台湾财团经营的一个特征是:加速把资本的触角伸向海外,发展成为跨国性企业或“多国籍企业”.这一型态在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究竟台湾财团是在怎样背景下转向多国籍企业发展的?其现状和动机又是什么?今后的难点和趋势怎样?本

    1990年Z1期 15-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从台商投资看大陆环境系统的适应性

    李非;

    <正> 在台湾金融市场出现750亿美元的超额外汇存底与1000亿美元的巨额社会游资后,台湾对外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1988年与1989年台资外流量均超过100亿美元,90年代头四个半月达60亿美元之多。面对大批厂商向外转移的趋势和台资在世界各地寻求增值环境的机遇,中国大陆投

    1990年Z1期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台美农产品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趋势

    赵玉榕;

    <正> 近年来,台湾的贸易顺差急速增长,1988年对美国的顺差已达104.3亿美元,占外贸顺差总额的95.3%。这一现象引发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对台湾经济社会产生多层面影响的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特别近年来,台美农产品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双方经贸谈判的主要问题。

    1990年Z1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台湾当前对东欧贸易浅析

    何其帼;

    <正> 目前在台湾出现了一股“东欧热”。台湾与东欧贸易关系有了很大的进展,这是台湾对东欧贸易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本文拟对台湾与东欧贸易发展的原因,台湾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双方贸易的发展趋势作一粗略的探讨。一、促进对东欧贸易的重要因素台湾与东欧的贸易始于1979年。在此之前,台湾本着“不与共产党国家贸易”的政策,

    1990年Z1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台湾新旧银行法比较研究

    许心鹏;

    <正> 一.问题的提出有位学者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即研究一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好从对该国(地区)经济法律的制订,发展及其演变探讨入手。因为一国(地区)经济法律的制订一般集中反映了该国(地区)经济发展思想的最高智慧;而对于这种经济法律的动态性研究,则可以寻找出该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

    1990年Z1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台湾的中小企业问题与国际分工——有关华商资本性质的考察

    刘进庆;雷慧英;

    <正> 一、问题的提出从以下两点上可以看清楚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中的重要性。第一点,中小企业是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主角.中小企业产品在台湾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60%,约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中小企业对出口贸易的贡献程度很大,确实是出口贸易的主角.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角。正如台湾是“出口立国”所寓示的,出口贸易对台

    1990年Z1期 50-5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析评1989年台湾选举中的台独活动

    林劲;

    <正> 综观1989台湾“立委”、省市议员和县市长等三项公职人员选举的过程及结果,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整个选举过程中“台独”声浪高涨,台独活动猖獗,许多极力主张“台独”的候选人顺利当选,这在台湾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系列事实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更引起海内外所有关心台湾前途的中国人的深思和忧虑。海内外报刊文章列举了此次选举一系列

    1990年Z1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台湾“国会”改革运动研究

    刘国深;

    <正> 最近几年,“充实中央民意代表机构”的改革成了台湾政治舞台中的一个大热点。在“立法院”,国民党人与民进党人.资深“立法委员”与“增额立委”之间几乎每次开会都发生激烈的:“肢体抗争”;民进党籍“增额立委”甚至阻止“资深立委”参加会议;“立法院长”倪文亚愤而辞职……。而在刚刚结束的第八次“国民大会”期间,又发生了一连串

    1990年Z1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两种“两岸人民关系法”之对立与统一——兼谈《闽台自由贸易协定》之可行

    陈安;彭莉;

    <正>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以后,两岸民间经贸往来更加频繁。面对这一客观形势,在台湾人民的强烈呼吁下,台湾“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研究小组”通过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暂行条例”草案修正条文》(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旨在“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条例草案》是台湾当局因应客观形势之发展而制定的,然而这一客观形势逼迫下的产物不但未能反映客观实际之需要,反而多处背离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其主要弊病之一在于《条例草案》竟然无视早已大

    1990年Z1期 77-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 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暂行条例草案》

    李强;

    <正> 海峡两岸的民间往来,并不始于台湾当局开放民众探亲。在此之前,两岸人民早有往来。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民众探亲,只是将两岸人民的往来由暗化明,并使之迅速发展起来。截止1989年12月9日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人数已达41.7万余人;大陆同胞去台探病奔丧有3700余人,滞留大陆台籍军人返台定居146人;两岸经香港转口贸易额达56.4亿

    1990年Z1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李登辉执政后“大陆政策”的调整

    周世跃;

    <正> 1988年初,蒋经国逝世后,台湾当局权力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李登辉继任“总统”和国民党代主席。7月下旬,“行政院”改组,李派人马纷纷入阁。随后,李登辉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摆脱蒋经国强人政治的余影,建立起“李登辉决策模式”和领导体制。在“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问题上,李登辉也作了重大的策略调整,从而使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出现有别于

    1990年Z1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台湾军事特征初探

    王在希;

    <正> 1988年初蒋经国去世,台湾的政治、社会转型进一步加速,并进入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台湾军队作为国民党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政冶体制转型期内有着它自身的许多发展特点.一方面面临着社会上“政治革新浪潮”的各种冲击;另一方面又对台湾的政治社会转型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台湾转型期军事上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990年Z1期 97-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的自主性与内部意见分歧

    巴雷特;张艾;

    <正> 引言:核心对边缘的渗透根据世界体系模式,全球社会演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在19与20世纪期间,外国资产者象是入侵的兵蚁一般,无孔不入,疯狂追求资源与市场.有时,落后国家敞开大门,允许对外通商与外来投资.西方资产者可以自行出

    1990年Z1期 10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 忧患意识与台湾近代化——兼论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等人对台湾的经营

    邓孔昭;

    <正>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既是台湾外患特别严重的年代:牡丹社事件、法军侵台、日军侵台乃至台湾被割让;又是台湾发展进步迅速的年代:它由福建省的一个府发展成为两个府,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行省。并且,在这块土地上,出现了有数以千计近代产业工人的新式煤矿,出现了185里长的铁路,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经营并敢于同外国人竞争的轮船?出现了自己架设和自己独立使用的电线,出现了以军火生产为主的机器制造业,出现了新式教育和中国最早的邮政。所有这一切,说明台湾岛上近代化的进程已

    1990年Z1期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日据时期的台湾独立革命与李友邦将军——兼论台湾革命青年团与台湾义勇队

    王晓波;

    <正> “台湾义勇队”的研究缘起我在研究台胞抗日史的过程中,看到许多著作提到抗战时期台胞在祖国的一个“台湾义勇队”的组织,例如:“台胞参加抗日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人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其未参加中国国民党的,则纷纷组成了许多其他的抗日组织和团体,其中包括:台湾国民党、台湾青年党、民主总联盟、夏鼓中华青津复土血魂团、抗日复土大同盟、台湾义勇

    1990年Z1期 12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台湾总督府对福建路矿权益的渗透与扩张(1898—1905年)

    陈小冲;

    <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一场疯狂掠夺中国路矿权权益的狂潮,以此巩固并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在甲午战争以后崛起的日本,也积极跻身子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列。由于台湾、澎湖的割让,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便成了这一时期日本对华侵略扩张的热点之一。1898至1905年间,台湾总督府与日本政府相配合,对福建路矿权益进行的渗透和

    1990年Z1期 138-14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台湾中部平埔族的汉化与妈祖信仰

    陈在正;

    <正> 清代后期,居住在台湾中部地区(今台中县、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的平埔族开始接受了妈祖信仰,并倡建妈祖庙于埔里。台湾刘枝万教授认为,此“在本县汉番交涉史上别具一格,耐人寻味”。本文拟对这一台湾民俗加以考察,并“寻味”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准备着重探讨随着汉移民的入垦与定居台湾(也可以说汉移民的本土化),先住民平埔族开始不断汉化(也可以说土著族的内地化),包括其宗教信仰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大陆移民入垦台湾中部与平埔族不断汉化

    1990年Z1期 14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 清代台湾边疆移垦社会之特点与妈祖信仰

    李祖基;

    <正> 清代台湾民间奉祀的的神明种类极多,上自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下至职卑位小的土地公共计有百余种。但其中最有权威、最具代表性、民众信仰最广泛的神祗应推天上圣母——妈祖,这点可从位于云林县北港的妈祖庙朝天宫规模之壮丽,香火之旺盛居全省三千余座寺庙之首,台湾的民众、不论闽粤、贫富、老幼无不崇拜,信徒遍布全省的每一个角落而得到

    1990年Z1期 155-16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雍正乾隆年间台湾竖旗案与天地会的关系

    谢峰达;

    <正> 清朝台湾是天地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天地会起义——林爽文起义就发生在台湾。此外,还有朱一贵、陈周全、戴潮春等众多起义,至于没有发展成起义的小规模竖旗事件更是频繁发生。竖旗是指有人在旗上写一些口号之类,将旗插于某个地方,以此向清政府示威、反抗:竖旗者还在旗上随便写上一些与己无关的人的姓名,借以掩护自己,或

    1990年Z1期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台湾社会运作形式的省思——黄凡作品论

    朱双一;

    <正> 任何关注80年代台湾文学的人,都不会忽略这一个名字——黄凡。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严肃、多产的年轻作家,更主要的,是他常能道人之所未道,触及社会敏感问题,以自己独到的观察和思索,带给读者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在80年代新兴的文学潮流,如新政治小说的崛起、都市文学的繁盛、后现代文学的萌发中,黄凡或开风气之先,或独树一帜,或统领风骚,总是扮演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由此奠定他在80年代台湾文学中无可否认的重要地位。

    1990年Z1期 170-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 从性度看海峡两岸女性文学的差异

    黄重添;

    <正> 提起女性文学,必然要涉及到性度问题。性度是性别差异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主要指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心理与思想行为上的差异。它投射到作家审美意识中来便构成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的不同性度。一般地说,女性文学的性度表现为:一是作家笔下中的女性往往处在社会生活的从属地位,或者说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不能摆脱对男性身心的依赖,缺乏一

    1990年Z1期 17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海峡两岸的语文建设

    许长安;

    <正> 我国的现代化语文建设始于民国初年,称为国语(即普通话,下同)运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行国语;二是推行白话文;三是提倡简体字;四是推行注音符号。推行国语是统一口语;推行白话文是改革书面语;提倡简体字是对汉字的改革;推行注音符号是对汉字的补充。本文拟就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对海峡两岸的语文建设作个比较,探讨两岸语

    1990年Z1期 186-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台湾闽南两地民间文学比较分析

    许建生;

    <正> 在祖国民间文学的百花园中,台湾民间文学与闽南民间文学的关系一向非常密切.从两地民间文学背景看,它们有其共同之处。台湾与闽南同处于中国东南隅,两地在语言交际、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诸方面彼此相通,为两地民间文学创作提供了共同的基础和条件。而从两地特定的历史沿革和社会环境看,它们之间则又互有区别。闽南开创较

    1990年Z1期 196-20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再探

    郑启五;

    <正> 笔者于《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上发表了《海峡两岸用语差异初探》一文,在又陆续搜集一些新资料基础上.拟对此问题再作探析.一、同词不同义1、由于缩略造成的同词不同义。大陆“公车”一词是“公家的车”的唯一缩称,而台湾语汇中的“公车”是“公共汽车”或“公路局汽车”的缩称.大陆城市常见“劳保用品

    1990年Z1期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台湾高等院校教职员经济待遇析评

    林长华;

    <正> 台湾地区的经济从广义上说属于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其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本文拟通过对台湾高等院校教职员的经济待遇的剖析,以及与其它行业劳动力价格的比较,分析其劳动力价格和价值的变动趋势,劳动力的价格是否符合价值,从而看出其经济待遇是偏高还是偏低,并由此来分析这样的经济待遇对台湾高等教育发展和整个台湾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990年Z1期 205-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台湾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的发展

    承上;

    <正> 40年来,台湾职业技术教育获得迅速的发展,已由1945年的27所职业学校发展到1987年209所职业学校.66所专科学校和1所工业技术学院,建立起从初级到中级直至高级的完整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台湾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发展较快,及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是一个关键因素。一、60年代之前的台湾职业技术教育政策

    1990年Z1期 215-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台湾农业金融制度剖析

    黄宝奎;张文棋;

    <正>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来海峡两岸金融(包括农村金融)的交流和合作,因此,研究台湾农业金融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台湾农业金融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剖析.一、基本特征(一)体系的多元化、多层次、宝塔式与混合型。现行的台湾农业金融体系由农业金融

    1990年Z1期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台湾“国家赔偿”制度述评

    陈泉生;

    <正> 台湾“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赔偿法”)是经过长时间酝酿于1980年而成的。该法既具颇多优点,但也存有许多不足之处,现分述如下:一、立法体例综观世界各国国家赔偿法立法例,不外有三种类型:一是不制定统一的国家赔偿法而专门别类由单行法规定;二是制定统一的国家赔偿法典,规定具详,使其成为相对民法、行政

    1990年Z1期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台湾的博物馆事业

    梁吉生;

    <正> 1913年,日人不顾台湾人民的反对,强行拆除台北的天后宫,并强制民众捐款,于1915年建成台湾总督府博物馆。此外还有林业试验所蜡叶植物标本馆、日据时帝国大学的文政学部土俗人种学讲座之标本室、动物系标本馆、植物系标本馆等.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后,由“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总督府博物馆,经整顿改组

    1990年Z1期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