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台湾在有关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主流民意探讨——解读一年多来台湾相关民调透露出的讯息

    杨立宪

    综合一年多来台湾媒体所披露的数十种民调数据可以看出 ,由于主办者的政治倾向不同 ,以及问卷设计的角度不同 ,由于受访者的政治倾向、文化程度及对相关信息的掌握理解程度不同 ,民调结果呈现分歧、混乱 ;但仍能从中看出 ,随着祖国大陆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及对台工作的深入 ,随着台湾政局动荡不已、经济日益恶化 ,台湾的主流民意取向出现了对两岸关系有利的变化。但目前多数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认知与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 ,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2002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台湾政治板块的切割与重组

    范晓军

    台湾“县市长”和“立委”选举确认了 2 0 0 0年“总统大选”后台湾政治生态变化的事实 ,本质上是对前次选举结果的一种精细的再切割。在野阵营的主导权已明显向亲民党移动。亲民党“关键第三党”的地位在根本上改变了其在“泛蓝军”中的从属位置。这就使它能够自信地展开结盟的运作。两党达成利益交换共推下届“总统大选”候选人将是整合的主要内容。 2 0 0 2年(台 )“北高”(雄 )市长选举将具有对两党整合最后下“交易定单”的性质。选后“国安联盟”运作旨在进一步分割“蓝军”板块特别是最大在野党国民党板块。但国民党败选所引致的党内矛盾并不构成其必然分裂的原因

    2002年01期 8-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美国全球军事战略调整动向及对台湾问题的影响

    李翌鹏

    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和 9·11事件促使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新战略将本土防御、反恐怖和反扩散作为优先考虑方面 ,提出了“前沿威慑”战略 ,并对“核威慑”战略进行了根本性调整。欧洲和亚太依然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 ,但重心有逐渐向亚太地区倾斜的趋势。美国调整后的战略对中美缓和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短时期内有利于台海紧张局势的缓解。但美国依旧将台湾问题作为遏制和围堵中国的一张牌 ,加大了中国和平统一的难度。美国的干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今后引发台海军事冲突的潜在危险

    2002年01期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冷战期间台湾“联苏”的鼓噪与尝试

    余科杰

    2002年01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台湾行政赔偿制度研究

    伍劲松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顺应时势潮流建立了各自的行政赔偿制度。台湾行政赔偿制度之性质、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程序等方面均与大陆的制度有所区别 ,探讨其制度设计之法理 ,检讨 2 0年来实施运作之得失 ,有利于大陆行政赔偿制度之健全与实施

    2002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海峡两岸竞争法之比较研究——侧重反垄断法分析

    蒋安

    两岸竞争法在维系各自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两岸竞争法的功能在表面上具有普适性 ,但两地竞争法之根本任务并不尽相同 ,从而透视出不同的经济制度以及文化背景下 ,台湾与大陆法律制度本质目的之差异性。经济较为发达的台湾地区 ,其竞争法尤其是反垄断立法较大陆完善 ,在诸多方面颇值得大陆借鉴。当然 ,两岸在反垄断立法上的差异 ,较大程度上是大陆没有《反垄断法》而造成的

    2002年01期 35-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21世纪初台湾经济形势与走向

    李非 ,熊晓琳 ,王鹏

    新世纪初年 ,台湾经济出现近 5 0年来罕见的衰退 ,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恶化 ,创下战后最低记录。台湾经济陷入谷底的原因 ,除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台湾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外 ,岛内投资环境恶化以及两岸关系前景不明等也是重要因素。未来台湾经济将从中增长时期进入低增长时期 ,如果台湾无法充分运用祖国大陆的资源与优势 ,甚至可能出现“L”型增长趋势 ,即由“长盛期”转入“长衰期”。

    2002年01期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21世纪初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的趋势

    林世渊

    在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特质的基础上 ,对近年台湾高科技产业到祖国大陆投资的趋势特点 ,及其今后“西移”的可能走向进行探讨

    2002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进口替代时期台湾企业的成长环境与发展概况

    韩清海

    台湾企业在进口替代时期成长的环境 ,主要包括农村的农地改革、美援的输入、四年经建计划的实施以及当局的工业保护政策。在上述有利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台湾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不仅公营企业规模迅速壮大 ,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

    2002年01期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台湾资讯产业在中国大陆的产业集结地

    朱炎

    台湾资讯产业对中国大陆投资和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华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华东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大集结地各有优点和特点 ,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劳力密集型产品 ,长江三角洲则是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 ,而前者以委托加工的经营形态较多 ,后者则以独资的企业形态较多

    2002年01期 62-6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文学精神与时代性格——论台湾《联合报》副刊的“文艺性”模式

    肖伟

    20世纪 5 0年代至今 ,台湾联合报副刊建立起“文艺性”模式 ,善加经营 ,并随时代而演变 ,成为台湾最成功的副刊之一 ,为台湾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历程可为当前大陆的文学副刊提供启示

    2002年01期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解读西川满——以其诗歌创作为例

    李诠林,倪金华

    日据时期在台湾的日籍作家西川满 ,是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时 ,“皇民文学”的主要实施者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唯美主义的影响。他描绘台湾的风土人情 ,表现对台湾生活的“憧憬”和“追忆” ,怀着域外人的猎奇心理追求异于日本本土的“异国情调”。本文试通过客观地剖析西川满的诗歌 ,初步建立对西川满正确、客观的批评系统 ,用历史事实反驳“日本对台殖民有功”和“文化台独”的错误观点

    2002年01期 75-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没有明天的故事——论白先勇小说的“时间”

    方东

    白先勇是一个时间感非常强的作家。对时间的深切感受缘于少年时代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白先勇以充满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最普通、最痛苦的人群 ,真诚地表现他们在时间里的挣扎。无疑 ,在他看来 ,这些人都是没有明天的。白先勇小说里的时间是不统一的 ,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类 :流动的时间、凝滞的时间和超越时间。在此基础上 ,本文继而探讨了造成白先勇时间观分裂的深层原因

    2002年01期 82-8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日据下台湾民族运动两条路线之争——以台湾民众党纲领解释案为中心

    王晓波

    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 ,不同阶层的台湾民众因经济地位、知识经历和思想意识的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派别 ,从而在民族运动中发展出路线之争。本文即以台湾民众党为例 ,从林献堂、蒋渭水的比较研究的角度 ,探讨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两条路线的矛盾和斗争 ,并力图借此揭示台湾民族运动曲折历程之深层因素

    2002年01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关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郑澎湖海战的天气及相关方法论问题的探讨

    周翔鹤

    2002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台湾地区档案馆及重要档案保管单位所藏档案概述(上)

    靳云峰

    2002年01期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台湾研究集刊》出版回顾(1997-2001年)

    何笑梅

    2002年01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