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中国原则与两岸关系的定位

    张文生

    “两国论”的提出是台湾分裂主义路线发展和岛内政党政治、权力斗争的后果,反映了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政治定位与法律定位的双重性以及政治定位的矛盾性。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定位的政治与法律基础,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政治与法律原则;坚决反对台湾当局以“两国论”作为“修宪、修法”的基础和把两岸关系国际化的政治图谋。

    1999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

    王茹

    李登辉早年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冲突形成了权威人格的滥觞;后来的皈依宗教和进入政治生涯,则进一步诱发和加强了其权威人格。在此种人格的支配下,李登辉在蒋经国时代服从权威体制和蒋经国;继任后则要求别人服从其权威意志,其自我也膨胀为“圣徒”的形象。而这与台湾民众在政治转型中“本土化”和民粹主义两种风潮相作用,形成了台湾的新强人政治,政事依然由李登辉“独自裁决”。

    1999年04期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两岸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之比较研究

    蒋安

    民事举证责任问题在两岸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实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就两岸民事举证责任的含义、性质、分担规则和程序保障制度之共性特别是迥异性作了对比分析与探讨,并据此指出两岸应当加强和促进包括民事举证责任在内的法律文化与制度方面的研究与交流,双方应当借鉴与吸收对方在司法实务运作中较为完善的规则和成功的经验。

    1999年04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加入WTO对两岸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及两岸合作之探讨

    苏美祥

    加入 WTO之后,祖国大陆和台湾的金融服务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面临着推进自由化与危机的防范化解等课题,而世界贸易组织之 GATS更为两岸金融业的交流合作勾勒出一幅蓝图。但由于两岸关系之现状所致,两岸金融业的交往在短期内恐难以突破单方面的间接往来状态,在此背景下,欲拓展两岸金融业的交往与合作,应在立足实际,推进祖国大陆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同时,拓宽两岸金融业交流渠道,采行灵活优先的原则处理两岸金融合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999年04期 19-2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 台湾加入WTO与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

    赵玉榕

    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农业本身特有的弱质以及台湾农业经营状况所决定,在现阶段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实施农业保护的意义更加重大。按照国际惯例给农业以既符合多边纪律规则,又富有效率的支持和保护,是台湾为加入WTO调整农业保护政策的重要原则。

    1999年04期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 海峡两岸跨世纪农业科技合作之探析

    单玉丽

    近20年来,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21世纪,未来两岸应在优势互补,科技先导,坚持高起点、高效益,合理布局,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双向互动的原则下,把握好合作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政策体系;切实办好对台农业和农业科技合作园区(或实验区);加强对台农业高新技术引进与合作以共同推动两岸农业科技的发展。

    1999年04期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 近十年台湾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调整

    洪民荣

    本文从平均规模、运作形态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台湾近十年来制造业中小企业演进的特点,指出这些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一是竞争优势下降,相对重要性呈现弱化;二是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针对问题与挑战,近十年台湾制造业中小企业也把转型放到了重要位置。本文重点分析了台湾制造业中小企业调整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长。

    1999年04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俄罗斯学者眼中的台湾经济

    瓦吉姆·德米特利耶夫,徐坡岭,周传勇

    1999年04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九十年代台湾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浅议

    承上

    进入90年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迁,不断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六七十年代曾蓬勃兴盛的台湾职技教育也渐面临发展困境,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台湾职技教育试图通过打通升学管道,提高教育层次,引入多元化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生机。

    1999年04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台湾社会色情问题初探

    郭志珊

    本文对影响台湾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色情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百多年来台湾色情业发展经历了五个不同特征消费对象的历史阶段,而色情形态的多种多样及对社会深层渗透,也造成了影响和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台湾当局虽屡屡扫黄,但绩效不彰。

    1999年04期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连横有“台独”意识吗──评陈其南对《台湾通史》的错误解读

    邓孔昭

    陈其南认为,从连横《台湾通史》的体例和“建国纪”的安排中,可以看出《台湾通史》中“蕴涵”着“台独”意识。这种对《台湾通史》的解读与以往完全不同,虽然很新,但毫无根据。陈其南对什么叫“通史”,什么是传统的史志关系的看法,以及对《台湾通史》的内容都没有真正的了解。他有意地模糊连横写作《台湾通史》的背景,有意地不去分析连横把台湾当作一“国”的具体内涵,有意地误读“建国纪”的安排,在学术研究中犯了“泛政治化”的毛病。

    1999年04期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 清末台湾教案述略

    李湘敏

    清末基督教在台湾广为传播。由于中西文化的冲突,台湾人民反洋教斗争十分活跃,教案接连不断地发生,较有影响的有凤山教案、白水溪教案、三重埔教案和艋■教案等等。这些教案的爆发大致有五个方面的原因。风起云涌的台湾人民反洋教斗争,对于台湾社会的历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99年04期 75-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读陈著《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

    传瑛

    1999年04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1997-1999──以“人大复印资料”为视角

    刘俊

    本文以 2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所载台湾文学研究论文为实证考察对象,论述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状况。这些论文在内容上可分为作家作品研究、综合研究、文类研究、思潮流派社团研究等共12类,反映出20年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其总体学术水准呈逐步上升趋势,以及存在着的理论思维单一、习惯于现象描述、附众意识较强等缺陷。

    1999年04期 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建设概况

    钟坚

    1999年04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