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刘国深;芮鹏;

    两岸融合发展的主张,是新时代国家统一理论创新和对台政策新思维,这一新政治话语背后蕴含的是新的两岸关系认知体系和治理体系。新时代两岸统一论述和对台工作的重心,已经从广义上的"追求统一""维护统一",进入更加具体的"落实统一"阶段。两岸人民生活共同体的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两岸政治僵局一时无解的情况下,两岸关系可以透过单向的、民间的方式推动子系统间的融合,在两岸民众共同的需求增长过程中逐步深化相容与共生关系。

    2019年04期 No.164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 族群、阶级还是职业?——民进党选民的投票行为分析

    蒙克;凌争;

    实现两岸和平的基础工作和必要条件之一,是理清民进党的社会基础,即关注支持民进党的选民所具备的特质。在台湾地区,哪些因素塑造选民投票行为?既有研究认为选民投票逻辑已从族群认同、"统独"认同、政党认同走向阶级认同。本研究通过引入"技能专有性"为投票理论提供新的解释框架:技能专有性同时决定经济收入与选民投票。技能专有性分为通用型技能和专用型技能两类,专用型技能劳动者多从事制造业工作,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去工业化"可能导致这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因而,他们在选举中更有可能支持满足他们利益诉求的政党。基于2016年的台湾选举和民主化调查的计量分析支持了上述观点。

    2019年04期 No.164 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大数据视野下选前突发事件的影响研究:以周子瑜事件为例

    于强;

    本文运用网络大数据还原2016年1月周子瑜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网络声量的数据显示,周子瑜事件1月8日发生,至1月14日达到讨论热度的巅峰。1月15日选前一夜的道歉视频,对网络热度起到了"保温"的效果,延长了整个事件的冷却时间,让周子瑜事件的效应在更长的时间段内得以持续。网络文本的词频分析显示,周子瑜事件在选前主要是增加了部分选民对国民党的反感,选后在对选举结果归因时,台湾民众才会把这一事件和民进党作联结。

    2019年04期 No.164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2K]
  • 功能定位、议题偏好与欧洲议会的“亲台”政策

    张亮;孙云;

    在欧盟内部,欧洲议会具有浓厚的"亲台"色彩。欧洲议会"亲台"政策的产生有其复杂的背景。欧洲议会在欧盟政治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由此产生的对价值观类议题的偏好,以及其对两岸关系的长期负面认知是这种政策产生的宏观背景;而部分"亲台"议员的工具性动机以及台湾当局的长期经营则是这种政策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欧洲议会议题偏好的转变以及其在绿色发展等议题上对中国日益增加的合作需求,这种"亲台"政策在未来可能会有所抑制。

    2019年04期 No.164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美国国会重要涉台法案/决议案(2016—2018):内容、特征及影响

    童立群;

    本文在分析114—115届(2016—2018年)美国国会重要涉台法案/决议案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揭示其运作规律和主要特征。近年来美国国会涉台法案/决议案,完成立法比例提高、速度加快,并且议题聚焦,多面配合,注重提案的技巧性,性质十分恶劣,影响非常严重。未来美国国会涉台议案/决议案新特征将可能常态化,并仍将继续扮演美国手中"台湾牌"的角色。

    2019年04期 No.164 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海峡两岸商标权的刑事保护:立法评述、相互借鉴与共同展望

    黄罕敏;李兰英;

    海峡两岸在商标权刑事保护的立法模式、司法认定逻辑、刑罚方式以及法益侵害的偏重上存有差异,通过立法对比有助于借鉴有益经验,扬长弃短。当前,海峡两岸在基本理念上尚未达成共识,对于互联网空间中商标权刑事保护的立法皆存在不足,对刑事制裁体系的完善不够重视。为有效应对以上侵犯商标权犯罪新问题,海峡两岸可以借鉴域外经验进行前瞻性思考,共同展望商标权刑事保护的未来新图景,助力两岸经贸合作新发展。

    2019年04期 No.164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闽台服务业企业合作模式研究——基于厦漳两市台资、闽资企业的调研

    颜莉虹;

    本文针对厦门、漳州两地11家企业的一手调研资料,尝试归纳、总结现阶段闽台服务业企业间的主要合作模式,并就不同类型模式进行成因及利弊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闽台服务业企业合作模式完善、升级的方向及路径。研究发现,目前闽台服务业企业合作主要呈现股权合作、产业链配合、共同研发或委托闽企独立研发、连锁加盟等四种类型模式,合作的紧密程度已较早期的"飞地模式"高。闽台服务业企业合作亟待建立深度有效的"股权合作"模式、精准引进台湾服务业优质人才,并朝向"共创品牌""共辟世界市场"等高端模式演进、升级。

    2019年04期 No.164 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试论1920年代后期台湾抗日运动的左右分化——以台共党内斗争为线索的考察

    邱士杰;

    存在于1928至1931年间的台湾共产党是日据时期台湾抗日运动和中国革命相接轨的象征,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台湾首次的政治集结。虽然台共史可供讨论的议题甚多,但台湾岛内历史学界关注最多的却是台共瓦解前夕不断激化的党内斗争,并将台共党内斗争简化成岛外左倾路线尤其是中共左倾路线及其台湾代理人造成的后果。本文则认为日共是左倾路线传入岛内的关键源头,而且岛外左倾路线除了影响台共,更意外使1927年后出现左右分化的岛内各抗日团体也向左倾斜或更倾斜,进而让不能公开活动的台共感到竞争压力。由于党内成员无法就回应竞争压力的问题形成一致的态度,遂诱发党内冲突并埋下台共瓦解的内因。

    2019年04期 No.164 7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失去的中国/机会”学术论争视野下的1949—1950年美国对台政策研究述评

    钟奕诚;

    过去半个世纪,学术界对1949—1950年美国对台政策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定于一尊的政治化导向转向正常学术探讨,同时又伴随着学者分歧加剧的过程。尽管当前学术界对美国对新中国缓和意向的程度估计不同,但大抵承认美国对华政策与对台政策之间存在反相关动态联系。利用记录美国在台军政人员活动的"中层史料"厘清美国与"台湾独立运动"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呈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隐于幕后"的另一面,是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对1949—1950年美国对台政策研究状况的系统梳理,有助于全面、深刻地揭示台湾问题起源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国际推手。

    2019年04期 No.164 8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差异与诠释: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近代台湾音乐

    卞梁;连晨曦;

    台湾音乐作为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中华文化共通共荣的重要历史见证。中西文献对台湾音乐的记述门类分明、各有侧重。传统中文文献有着较强的历史连贯性,历来侧重对在台汉人音乐的记录与表达,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记录则较为宏观抽象,其中对台湾乐器的描述显示出汉人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近代赴台西人则多从微观视角对两者进行记录,并结合自身体验一一评价,对台湾少数民族音乐始终持赞赏、待改进的观点。因此,中西文献对台湾音乐的认知,既在乐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又因诸多因素而有显著差异,甚至呈现符号语言上的对立。本文基于对中西文献中涉台音乐资料的梳理,通过比较,归纳和总结近代赴台西人的"台湾音乐观",并深入分析影响其形成的诸多因素。这不仅对近代台湾音乐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有更客观的体认,也有利于展现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在台湾的演进过程。

    2019年04期 No.164 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征稿启事

    <正>《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目前为双月刊,每年6期,双月20日出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

    2019年04期 No.16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