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台湾“均富型增长模式”的改变

    邓利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均富型增长模式”发生了明显的逆转趋势,21世纪以来,贫富差距扩大进一步加快。本文首先阐述相关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分析台湾经济增长与所得分配之间关系的发展轨迹,最后重点探讨其“均富型增长模式”发生改变的原因。

    2005年03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台商大陆投资的产业集聚问题

    张传国

    台商在大陆以产业集聚方式投资是台商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而普遍采取的一种投资策略。台商在大陆投资产业集聚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网络性与根植脆弱性等基本特征。共享市场资源,降低信息成本,获取最大投资回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龙头企业的带动等都是台商投资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动因。台商投资产业集聚为现阶段大陆各级政府对台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5年03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厦泉漳城市联盟发展的意义及取向探析

    石正方

    深化闽台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其关键是实施城市联盟发展战略,打造海峡西岸“区域经济集群”发展优势。厦泉漳城市联盟有利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海峡东岸经济辐射、“承‘珠’接‘长’、连接中部”、对抗区域经济边缘化的能力,因而,应大力加以推动。本文仅就厦泉漳城市联盟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和发展取向加以探讨。

    2005年03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蒋硕杰先生的汇率理论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徐艳,何泽荣

    蒋硕杰先生系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也被赞誉为全球六大杰出的华裔经济学家之一。他在货币与汇率制度等方面的颇多建树对台湾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经济自由化和台湾经济起飞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他关于外汇储备和汇率制度选择的论述对今天中国大陆的经济政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5年03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中国大陆经济的减速及其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伊藤信悟,杨维中

    2005年03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台湾第二品牌政党的困境——第五、六届“立委”选举亲民党与“台联党”政党品牌之变化

    吴春城

    针对台湾第五届与第六届“立委”选举的结果做一比较分析,以实证方式探究政坛两大阵营四个主要政党在三年中形象品牌的变化情形。尤其着力于蓝绿阵营中的第二大党——亲民党与“台联党”——在这三年间的席次增减,并以政党品牌的概念来解释此种蓝绿内部消长的情形,作为政治参与者与政治研究者进一步观察的方向与依据。

    2005年03期 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台湾民间的“省籍—族群”和解运动——以《面对族群与未来——来自民间的对话》为例

    王茹

    台湾的“省籍—族群”矛盾和冲突,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并不显著,其脉络是在政治本土化过程中显示与发展的,特别是在选举时刻,为政治所利用。愈演愈烈的“省籍—族群”矛盾和冲突撕裂了台湾社会,民众对此已有不满。台湾民间的一些公民社会团体和学者,开始尝试开展民间的渠道,以相互了解、沟通与理解的方式去推动和解之路,治疗台湾社会为“省籍—族群”政治动员所撕裂的伤痛。这对于两岸交流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也不无启示意义。

    2005年03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日据初期日本在台湾的宗教调查及其宗教政策——以佛教调查为中心的考察

    王志平,吴敏霞

    日本据台初期,非官方和官方组织了一系列以佛教为中心的宗教调查。这些调查涉及日本佛教在台的布教、台湾寺庙僧侣、台湾原有习俗信仰、台湾佛教历史发展等。在调查的基础上,日据当局形成了其初期的宗教政策,即对来台的日本佛教加以有限的控制和限制,对台湾旧有宗教实行有限的“放任主义”,是其“旧惯温存”政治统治政策的体现。日据初期的宗教政策,确立了日据当局对台湾宗教发展的统辖地位,影响了台湾传统佛教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日本佛教以后在台湾的发展空间

    2005年03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闽台社会史札记

    汪毅夫

    本文就闽台社会史上之同安官府招抚郑芝龙、漳浦“红白旗”械斗、“闽祖光州固始”之辨及台运米谷、台湾幕友、闽省币制等问题辑录史料并略加考辨,期有所助益于深入的研究。

    2005年03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关于朱成功三个历史问题的探讨

    陈洋

    近十年来,史学界对郑成功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有关郑氏政治、经济、外交诸问题得到了广泛的探讨,有关郑成功个人容貌、性格、思想等具体问题也得到初步研究,但仍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本文通过对新发掘文物、文献史料的详细解读,对郑成功的名讳、容貌以及顺治帝是否毙命于郑军之手等三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辨析。

    2005年03期 69-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国粹”与“种姓”:章太炎与连雅堂“语文”思想之比较

    蒋小波

    在二十世纪初期文化民族主义的大背景下比较了章太炎与连雅堂的语文思想,指出了章太炎“以国粹激动种姓”的语文思想与连雅堂“发扬种姓”、“继绝存亡”的文学观的相同思想背景,并结合大陆与台湾语文运动的具体语境分析了章、连二人与大陆及台湾新语文运动的互动关系。

    2005年03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试论日据时期台湾文坛的“幻影之人”翁闹——与郁达夫比较

    张羽

    本文一方面通过对翁闹和郁达夫的文学创作个案比较研究,揭示出二者与日本文化的密切联系,探讨在日本特定场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作情态及其作品中呈现出的“日本形象”;另一方面力求揭示翁闹作为弱势族群和被殖民地作家无所皈依的创作心理,由此而产生的颓废意识和情绪书写,翁闹的文学创作典型地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台湾文学的另类叙事。

    2005年03期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台湾新文学中的“陈三五娘”

    朱双一

    20世纪20年代,作为闽台地方文化载体的“陈三五娘”故事开始成为新文学作家的素材。佐藤春夫的《星》虽然重在人性描写,却难免流露身为日本作家的殖民者意绪。后续的台湾新文学创作,有的针对佐藤的舛误,强调了人物的忠烈民族精神(如章君穀的小说);有的借以显露台湾民性特征及特殊政治环境下的民众心态(如张深切的电影剧本)。吕诉上《现代陈三五娘》以方言俗语增添乡土色彩,并以人物的强烈抗争性体现封建束缚较为薄弱的边缘地区的地域特色。施叔青《行过洛津》重在表现粗砺生动、充满活力的移民社会与僵化的道德教条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揭示封建士大夫对于鲜活灵动的民间文学的窒息和扭曲。这些作品提示了闽、台之间的文化联系,以及闽台地方文化以其个性特征和活力对于中华文化整体的丰富。

    2005年03期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