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秩序与立法:台湾当局大陆经贸立法分析

    彭莉;

    秩序是社会获得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人类法治 化历程存在着两种发展模式,其一为建构理性主义路径,另一为经验理性主义路径,两者都殊途 同归地实现了法治化道路。为此,台湾当局在对大陆经贸立法活动中选择建构理性模式并无可厚 非,问题在于,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立法进程,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秩序的“自发性”,从而使 得经由立法活动输出的相关法令无法达成法律应有的功能。因此,台湾的大陆经贸立法范式有待 进一步转换,即在立法政策上,实现从以“政治为导向”向以“经济为导向”的转换;在立法内 容上,实现“差别待遇”向“公平待遇”的转换。

    2005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开放性厦-金自由经济区: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现实选择

    唐永红;

    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是当前两岸经济发展形势的呼唤,但受到当前两岸政治关 系的严重约束。两岸应在遵守WTO规则基础上积极探索能够突破政治僵局约束的一体化路径。 借鉴近年来国际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小三通”等现实基础条件上,两岸先行共 建开放性厦-金自由经济区,既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深化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更是当前 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一个现实选择。

    2005年04期 8-1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促进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

    单玉丽;

    现代物流是优化区域间资源配置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及纽带,比其他产业更能消弥 两岸之间的时空距离,对于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连宋大陆行之后,两岸农产品贸易 出现持续热络态势,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不仅是促进福建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 要;而且是纾解台湾农产品产销矛盾,拓展台湾农业发展空间以及推动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举措。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物流生产基地,加快农业 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实施相应 的优惠政策予以推动。

    2005年04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戴淑庚;张亦春;

    台湾在“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前,其金融监管体制采行的是多元监 管模式。相应地,对金控公司实行的是多元监管和机构监管。由于这种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的制度缺 陷,难以适应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和金融集团增加后的监管需要,为此进行了循序渐 进的金融改革。而台湾完善其金控公司监管机制所走的路径和美国大体是一致的。改革后,台湾在 金控公司的监管方面逐渐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监管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一元化监管、准功 能性监管和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至于其对金控公司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金控公司的市场准入条 件、资本充足率、风险集中度等方面;此外,台湾还借鉴了美国的加重责任制度以补充监管的不足。 尽管其监管体制还面临诸多不足,但成效渐显。

    2005年04期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台湾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王鹏;

    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是战后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技术 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台湾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作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台湾经济开放度各项指标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台湾GDP增长是其外资依存度和 实际关税率提高的原因,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促进了台湾GDP的增长;同时,台湾经济增长与 两岸贸易依存度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之间的协整关系也最强。因此,改善两岸贸易失衡状况,促 进两岸投资贸易正常化,是台湾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

    2005年04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2004-2005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与外资投资

    汪慕恒;

    <正>由于世界经济的好转,台湾的出口贸易额在隔了17年之后再次出现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对中国大 陆的出口依存度达到创历史最高记录的25.8%。另一方面在进口贸易方面,由于机械设备的进口剧增和石油、 资源价格的高涨等原因,进口贸易额增幅超过30%。2004年台湾对中国大陆的直接资本投资增长51%,以 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进行转移投资。由于薄膜晶体管(TFT)、半导体领域的外资投资的拉动, 2004年台湾的外资投资继2003年之后连续两年出现了正增长。

    2005年04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 地缘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王伟男;周建明;

    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中具有 特殊重要的意义。中美冷战时期,台湾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 台湾在该地区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美关系被美国的战略决策者 定位成战略上的竞争关系,台湾对美国而言的地缘战略价值再次上升。这正是台湾问题具有长期 性、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2005年04期 4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试论刘铭传的台湾建省方案

    邓孔昭;

    1885年,清政府下令台湾建省。可是,被清政府任命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的刘铭 传却认为“台湾暂难改省”,提出了他自己的台湾建省主张。意见被清廷驳回之后,他随后提 出的台湾建省方案,仍然秉持了一贯的务实思想,强调像抚“番”、清赋、设防这些基础性的 建设必须优先,而像城垣、衙署的建设可以稍缓。在这一方案的主导下,台湾建省工作稳步进 行,使一个新建的省份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全国比较先进的省。

    2005年04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 日据时期台湾的“市区改正”及其对城镇发展形态的影响

    唐次妹;

    日本占领台湾后,为了满足殖民统治、配合殖民地资源和经济掠夺的需要,开始大力 进行台湾城镇的基础建设事业,继之,在台湾主要市街实施“市区改正”计划和工事。经过改造, 台湾城镇内部结构及其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交通、卫生、休憩等公共没施有了较大的改善, 适应近代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各种设施得以建立,也促进了城镇经济的较快发展。“市区改正” 中断了台湾城镇原有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中国式的城镇形态,使城镇具有了日本以及欧美近代 城市的某些特点,对台湾城镇的现代化发挥了较大的影响作用,但其目的在于将台湾的城镇(市街) 改造成为适应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需要的大小中心据点。

    2005年04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诗钟与击钵吟之辨

    黄乃江;

    诗钟与击钵吟一样,都源于古代“刻烛联吟”、“击钵催诗”活动,诗钟的创作活动程 式就是参照“击钵吟课”建立起来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生相伴,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广泛 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日据台湾时期,诗钟与击钵吟一起,“延一脉斯文于不坠”,成为传承中华文 化的重要载体,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发挥过特殊的作用。但是,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在 体裁形式、内部结构体系、发展情状及历代评论家对它们的态度等方面部存在明显差别。

    2005年04期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 施叔青:香港经验和台湾叙事——兼说世界华文创作中的“施叔青现象”

    刘登翰;

    施叔青是出生于台湾、入籍于美国并一度定居于香港的著名作家。在她完成“香港三 部曲”之后返归台湾矢志写作“台湾三部曲”。本文以施氏返台后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微醺彩妆》 和《行过洛津》(“台湾三部曲”之一)作为讨论对象,探讨施氏的香港经验对她台湾叙事的意义、 影响和局限,分析此两部作品的特点和不足,并将施氏的“跨越写作”作为世界华文创作中的一种文 化现象进行分析。

    2005年04期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 日本殖民侵略的自供、掩饰和美化——日据后期在台日本作家长篇小说析论

    朱双一;刘红;

    西川满的《台湾纵贯铁道》、滨田隼雄的《南方移民村》和庄司总一的《陈夫人》 被视为日据末期在台日人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纵贯铁》宣扬北白川官率军征服台的“功 绩”,史载台湾军民的殊死抵抗被写成“土匪”式骚扰,而日军的屠城式大规模烧杀行径则被 淡化或合理化。《移民村》宣扬日本人的毅力、信念、真诚品行和科学精神,赋予日本对台湾 的“移民”(殖民)以正当性。《陈夫人》具有人性的深度开掘和对台湾庶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 写,甚至写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殖民性的复杂纠葛,但仍带有殖民文学的明显印痕:对中国 (台湾)文化的“误读”以及宣扬日本人带给台湾“现代化”的理念。它们不同程度地都是日 本对台殖民侵略的自供、掩饰和美化。

    2005年04期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袁勇麟;

    历史叙事实则体现了写作主体的精神动态,通过历史叙事呈现,我们可以洞察主 体意识形态走向。鉴于台湾文学史的特性以及两岸相隔的现实,大陆的台湾文学史写作更突出 了距离对视中包含的种种政治文化想像,通过考察历史叙事提供的言说疆域版图,一方面可以 探掘这一想像空间的多面维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学科的发展建设。本文选择刘登翰、杨匡 汉、黎湘萍以及朱立立等所撰写的儿本台湾文学史著作为样本,试析大陆学者台湾文学史理论 视野的位移及其背后意识形态的变动。

    2005年04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本刊2005年分类总目录

    <正>~~

    2005年04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