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生;
政治互信,就是双方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才是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因素。台湾社会绝大多数民众认同"台湾化的中华民国"。在相互对立的政治体系之上重构新的政治认同对象,是巩固两岸政治互信的有效途径。
2010年06期 No.11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刘国深;
政治互信是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政治行为者之间彼此包容和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共同承诺。两岸政治互信可以分为"基础性互信"、"成长性互信"和"融合性互信"三个不同层级。"九二共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双方关于"国家中国"的具体内涵的理解、两岸在一国之内彼此政治定位等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消除台湾各方面对"一个中国"的疑虑,才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关键。笔者认为,"国家球体理论"可能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提供新的解释和思考路径。在两岸达成国家"领土主权一体"和"治权差序并存"共识基础上,双方的基础性政治互信将得以强化,两岸有可能更加顺利地进入"成长性互信"阶段,使两岸关系步入良性循环的历史新阶段。
2010年06期 No.112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童立群;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不断形成的大背景下,两岸在国际社会停止内耗并开始良性互动的尝试。对外援助是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领域,亦可能成为两岸在国际上发挥各自优势、分享经验、沟通合作的新尝试。本文将从两岸对外援助的特点入手,分析两岸援外领域合作可行性和两岸海地救援,并对此做出相关思考。
2010年06期 No.112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 张华;
政治学理论认为,两党制国家或地区的选民结构中存有大量中间选民,其投票行为较为理性,且可左右选举结果。但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中间选民不仅数量偏少,成分复杂,其投票行为也较为分歧。本文在试图厘清台湾地区中间选民概念、类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1996年以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间选民的人口特征、投票行为及影响其投票取向的主要变量。
2010年06期 No.112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陈先才;刘国深;
当前两岸人员往来不断密集、交流渠道不断通畅的态势,客观上为两岸社会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为两岸社会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已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两岸社会一体化虽然是历史趋势,但两岸社会一体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要站在促进国家最终统一的历史高度,对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规划好两岸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尽量避免两岸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我们要洞察先机,未雨绸缪,对两岸一体化的进程善加引导,兴利除弊,从而有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2010年06期 No.112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彭莉;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签定,ECFA框架下建构两岸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性也日显凸出。在借鉴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两岸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主体应有其特殊性,调整的客体范围可考虑包括货物贸易争端、服务贸易争端、投资争端、知识产权争端等各领域,ADR在解决两岸经贸争端中应广泛采用。
2010年06期 No.112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 周林彬;于凤瑞;
财产的有限性造成大陆农民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融资的"两面性"进一步加剧了农民融资难问题。透过农民融资难的各种表象,其本质原因在于农地使用权、金融体制等方面的制度诱因造成农村金融压抑的现状。本文根据在台期间获取的资料和数据,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得出台湾土地财产权、农村金融以及农民组织的发展特征,进而总结出有益于大陆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的经验,并提出改革建议。
2010年06期 No.112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陈颐;
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为多元。台湾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西方先进经济体,显现加速化、高龄化、女性化等特征。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台湾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生物医学及环保等产业的兴起,特别是为住宅产业和健康照顾业带来发展商机。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两岸老龄产业合作前景可观,且有利于化解两岸的老龄化社会问题。
2010年06期 No.112 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 李祖基;
妈祖何时由"天妃"加封为"天后",是妈祖信仰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文献对此记载互有歧异,主要有康熙二十三年说及乾隆二年说两种。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对此问题作了深入、详细的考证,指出乾隆二年并无加封"天妃"为"天后"一事,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所谓"乾隆二年,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的记载是错误的,而据此认为乾隆二年正式加封妈祖为"天后"的观点当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2010年06期 No.112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郭小燕;
二战期间,台湾农业由于肥料匮乏导致农产品产量急剧下跌。光复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一方面努力恢复台湾肥料工业的生产,但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向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申购了大批救济肥料,以满足台湾农业的需要。长官公署特设了台湾省肥料运销委员会负责救济肥料的配销工作,但在配售肥料过程中受到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台人员的质疑。这批救济肥料基本解决了光复初期台湾的"肥荒"问题,提高了台湾农产品尤其是稻米的产量,但效果有限。
2010年06期 No.11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徐纪阳;
《前进》是台湾新文学初创期卓然鹤立于台湾文坛的优秀之作,它深受鲁迅《野草》的影响,是赖和在"台湾文化协会"分裂之后苦闷与彷徨的产物。《前进》中氤氲着的与鲁迅《影的告别》、《过客》等散文诗篇极为相似的情绪与气氛,正表明赖和与鲁迅的思想交集。
2010年06期 No.112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正>~~
2010年06期 No.11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正>《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原为季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论文、书刊评介、学术综
2010年06期 No.112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