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李家泉;姚一平;

    <正> 我党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同志智慧所提出并逐步加以发挥完善的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设想,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创见。它不仅对于正确解决我国的台湾、香港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国际上此类问题以及其他重大国际争端同样具有巨大

    1985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 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台湾“集团企业”

    刘映仙;

    <正> 台湾“集团企业”(又称“财团”)是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大型私人企业的基础上形成、并在这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最近十多年,集团企业在美日等外国垄断资本及台湾当局的扶植下,其经济实力急剧膨胀。目前,已成为台湾私人企业的主

    1985年01期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论台湾的“工业升级”

    吴能远;

    <正> 从现在开始五至十年之内,乃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因为在内外形势迥然改变的压力下,台湾面临着必须解决的“工业升级”问题。所谓“工业升级”,不仅意味着台湾经济结构必须从近二十余年所建立起来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还意味着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政治与意识形态,

    1985年01期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试论台湾发展信息产业的策略和措施

    张贻达;

    <正> 近几年来,台湾的信息产业从几乎空白到初具规模,其发展超过了世界同行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有力地促进了其他部门经济的增长,回顾其发展过程,确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探讨和借鉴。本文仅择台湾发展信息产业的策略和措施作一粗浅的剖析和评价。

    1985年01期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 台湾与美、日贸易的特点及其趋势

    何其帼;

    <正> 三十多年来,台湾的外贸很大一部份是同美国日本两国进行的。从五十年代开始,与美日两国的贸易额占台湾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基本上在50%以上。从出口看。台湾40—50%的商品出口到美日市场;从

    1985年01期 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 “美援”的作用与台湾经济的性质

    陈福敏;

    <正>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其主要特征之一是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那里的资本主义发展。因此,如要说资本输出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输出国发展上

    1985年01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论台湾张丙起义与闽粤械斗

    孔立;

    <正> 道光十二年(1832年)台湾嘉义张丙起义是清代前期台湾历史上一次比较大的起义事件,这个事件与闽粤械斗交错在一起,因而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例如,起义者多是漳州府属的移民,而粤籍移民则基本上站在对立的一方;起义者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朝官员,打出“开国”“兴汉”的旗号,而凤山县的起义者则提出“灭粤”的口

    1985年01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清代汉族影响下高山族农业技术的变革

    郭志超;

    <正> 清代是汉族大举垦台,高山族农业技术大变革的时期。本文拟在考察这一历史变迁的过程的基础上,剖析汉族在农业技术方面影响高山族的若干途径。

    1985年01期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清代台湾阄书研究

    周翔鹤;

    <正> (一)所谓阄书,就是分家文书。在分家时,将财产按照继承人数,“准情酌理”“肥瘦搭配公平”均分,作成一阄一阄的,然后“同堂焚香告祖,序次拈阄”,拈到的即为继承到的财产,各继承人“各照阄内掌管”,因此叫阄书。现在所见到的

    1985年01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 杜鲁门政府对台湾的政策

    李强;

    <正> 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突然去世,哈里·S·杜鲁门继任总统(1945.4.12—1953.1.2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德、意、日法西斯惨败乃至投降而告终。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世界人民得到了一次战斗的洗礼,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空前高涨。战后,摆在杜鲁门政府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已在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全世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新老

    1985年01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绚烂的艺术彩光——台湾当代乡土小说管窥

    黄重添;

    <正> 在台湾当代文学中,乡土小说高树一帜,独呈风貌。然而,少数评论者和读者,尤其一部分青年读者,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乡土小说的艺术成就,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它缺乏艺术性与可读性。其实,只

    1985年01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试论台湾写实主义电影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陈飞宝;

    <正> 六十年代中期以米,台湾影坛盛行武侠片和浪漫爱情片。八十年代初,由于推行“拳头和枕头”的制作方针,台湾电影业陷进不景气的谷底,但一九八三年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转机,一股新锐编导力量以惊人声势崛起,他们拍摄了一批写实主

    1985年01期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台湾的汉人与非汉人:文化的涵化

    唐美君;承上;

    <正> 文化涵化的全面研究,必需了解发生接触地区的生态环境,②以及探明两民族在发生接触时的情况。据此,我们可以从比较他们据有的不同自然环境,讨论台湾土著人和汉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汉人为平地居住者,而土著人除少数例外,主要住在山地。

    1985年01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台湾农业生产的现状

    钟敏修;

    <正> 台湾全省总面积为36,002平方公里(包括海埔新生地28.54平方公里),可用于农牧生产的可耕地最大开发限度为1,071,400公顷(折1607.1万亩),现有耕地面积890,830公顷(1336万亩),其中水田占56%,为501,644公顷(752万亩);旱地占44%,为389,186公顷(583万亩)。据统计1981年全省总人口为1800余万人,农业人口约510万人,

    1985年01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台湾省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

    杨辉;

    <正> 台湾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地处祖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岛上大部分地区长年无冬,四季长青,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自然资源,特别是农业生物资源,如森林、渔

    1985年01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台湾风物

    <正> 台湾珊瑚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外形呈树枝状,大多栖生于水深二百米的岩礁海域,海藻密集地带。目前全世界已开采珊瑚的海域有意大利、日本的八重岛、三子岛、硫磺岛、美国中途岛及台湾沿海。台湾于1923年首次在基隆、瑞芳海中发现珊瑚,

    1985年01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本所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著目录(1980—1984年)

    <正>~~

    1985年01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