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 美国国会议员赴台活动动向、特征及其影响(2012—2022)

    郭永虎;马鸣扬;

    美国国会议员在策动涉台立法提案的同时频繁赴台活动,非法与台湾方面进行官方接触。2012年至2022年美国国会议员赴台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赴台活动频率与两岸局势变化呈现密切关联性;赴台活动议员与涉台提案议员高度契合;议员赴台活动动机多元化。美国国会议员赴台活动不仅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而且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与台海和平稳定。

    2023年05期 No.189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观众成本、政治话语与台湾当局的危机管控策略——以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为例

    游力亮;冯宁默;

    从观众成本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台湾当局在佩洛西窜台事件中的危机管控策略,有助于中国大陆在实现国家统一进程中甄别对方意图的真实性,妥善应对类似事件。在佩洛西窜台事件中,台当局向台湾内部观众许以保卫“台湾安全”的承诺,并通过较为强硬的政治话语与有限的军事动员制造观众成本,试图让大陆“投鼠忌器”,进而管控危机。在危机管控成效不彰并失信于内部观众后,台当局滥用权力,通过编织政治谎言影响观众认知、情感框定诱发观众共情、心理暗示传递台湾获利的虚假信息以及“他者化”反对党等策略,最终逃避了因欺骗观众而理应遭到的政治惩罚。

    2023年05期 No.189 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两岸融合发展研究

  • “两岸融合发展研究”栏目导言

    <正>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全文正式发布。《意见》定目标、明方向、筑基础、理路径、强保障,为福建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了全方位、宽领域、广覆盖的一系列指导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如何研拟进一步的具体政策措施,便利台胞台企来闽发展、强化闽台经贸融合与社会人文交流效果,是福建全域当下面对的紧要课题。本期“两岸融合发展研究”栏目特别刊发五篇论文,对《意见》精神给以第一时间的回应。其中,《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考古学和古基因组学观察》针对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问题,综合考古学和古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呈现了南岛语族的大陆性起源和海洋性扩散的多学科证据链;《台湾地区大陆同乡会会馆研究》利用相关史料梳理了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大陆同乡会会馆的筹建和运营情况,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大陆迁台人士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2023年05期 No.18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考古学和古基因组学观察

    郭健新;邓晓华;王传超;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是自南岛语族以语言共同体方法被“识别”后最被关注的问题,不同学者先后提出了新几内亚说、马来说、台湾说和大陆说,综合南岛语族相关考古学文化及其人群关系进行论证,才能够更加切实、准确地为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提供多学科证据链。考古学研究中以“亚洲东南海洋地带”和“农业-语言共扩散”理论勾画的南岛先民自华南大陆沿海地区向台湾、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迁徙路线证实了“南岛-壮侗一体”所见的史前华南土著族群的同源关系以及南岛语族的大陆性起源与海洋性扩散。古基因组学则从人群遗传结构层面很好地印证了古今南岛语人群紧密的遗传连续性和考古学研究观察到的“南岛-壮侗一体”,并进一步发现华北粟黍农业人群、长江下游稻作农业人群和亚洲东南海岸线采集-渔猎人群共同塑造了南岛-壮侗人群,并经台湾至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的南北线进行早期扩张;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考古学研究观察到的南岛-壮侗共同始祖文化及人群环南海迁徙与分布现象。

    2023年05期 No.189 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台湾地区大陆同乡会会馆研究

    王玉国;蔡其文;

    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当局迁台的大陆人士纷纷在台湾组建大陆同乡会,并通过同乡捐助、海外募款、银行贷款、建商合作等方式筹建同乡会馆。同乡会馆的家乡神灵、乡贤牌位、内部陈设,以及落成典礼、春节团拜、日常活动等,承载了迁台人士对大陆及家乡的集体记忆。同乡会馆凝聚和团结同乡,增强同乡归属感,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乡会馆具有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成为大陆家乡在台湾的缩影,成为大陆迁台人士的“记忆之场”。

    2023年05期 No.189 4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惠台福利可及性的社会工作协助模式探究——地方为本的整体性服务视角

    魏爱棠;王晓坚;

    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借用整体性服务概念,用以探讨惠台福利可及性的社会工作协助模式。行动研究案例实践表明,惠台福利输送需要聚焦跨文化障碍所造成的服务“适切性”问题,该问题影响惠台福利输送的可及性。通过搭建“一站式”社区台胞综合服务平台、构建需求导向的台胞服务整体性治理结构、发展服务系统的支援性导航服务、培育支持性的台胞服务社区伙伴,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从而改善福利输送可及性。在此基础上,惠台福利可及性的社会工作协助模式应注重发展嵌入性治理结构下目标一致的职能管理结构,与公共部门协同提供地方为本的整体性社会服务。

    2023年05期 No.189 6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台湾文创扎根大陆的发展模式及其完善路径——以福建省为案例

    颜莉虹;

    根据16位扎根大陆发展的台湾文化创意从业者的调研资料,结合福建省相关文创案例,可以归纳总结出现阶段台湾文创业扎根大陆的主要发展模式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讨现有发展模式的完善方向及路径。研究发现,目前台湾文创扎根大陆发展主要有“开设文创工作坊或公司”“本业+文创”“融入在地乡建乡创”“参与两岸乡创研学”四种模式。台湾文创扎根大陆发展亟待地方政府针对性地加强对台湾青年建筑师和文创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从两岸文化理念深度融合的高度制订长期的公众美育计划、两岸企业携手共创中华地方文创品牌,并朝向“成立优秀台青乡村振兴联盟”等模式升级。

    2023年05期 No.189 8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 新时期闽台图书馆出版合作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王凤英;智晓静;

    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始于出版业交流,图书馆出版作为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有组织出版服务,兼具出版业和图书馆服务特点,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闽台两地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五缘关系与政策优势,先行先试,创设闽台图书馆出版合作试验区,以两岸共享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闽台特色文献互补为切入点,从政策层面、行业层面、图书馆层面、资源层面,层层细化,探索闽台图书馆出版融合发展新路,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提供可行性范例与经验。

    2023年05期 No.189 9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台湾思想文化史研究

  • “教育汉文体”的发生与消解:“同文”背景下日据台湾早期日语教育中的言/文关系考察

    欧阳月姣;

    日据时期台湾的日语教育通常被认为是殖民统治者利用语言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人的文化殖民过程。实际上,由于汉字文化圈的特殊性,在日据台湾早期的日语教育中,存在着以“同文”为前提的日语教学法。在充分考察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教育汉文体”的概念有助于从日据台湾的日语教育有关汉文的实践和争议中,探讨“同文”渗透“明治国体”、构成混合主义殖民策略,最终为日本在东亚区域的扩张提供认识论基础和话语权的过程。

    2023年05期 No.189 11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 伊泽修二“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与日据台湾殖民教育政策的构建

    倪霞;

    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首任学务部长伊泽修二基于所谓“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参照日本“国语运动”,以在台湾普及日语为目标,构建出日据台湾50年殖民教育体系雏形。伊泽修二意图以日语为载体,利用总督府的威权政治强行输入日本文化、思想及“国体”意识,向台湾人灌输“忠君爱国”思想,企图彻底改变他们的中国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

    2023年05期 No.189 12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