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1948—1968年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范希周;

    <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中就产生了台湾问题。在过去30多年间,台湾问题不仅曾经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关键问题,而且也是当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隐患。台湾问题的长期存在是美国推行其台湾政策的直接后果。由于这一政策严重地侵犯和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同时直接影响到台湾与大陆统一及其前途等重要问

    1987年0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试析1948—1968年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范希周;

    <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中就产生了台湾问题。在过去30多年间,台湾问题不仅曾经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关键问题,而且也是当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隐患。台湾问题的长期存在是美国推行其台湾政策的直接后果。由于这一政策严重地侵犯和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同时直接影响到台湾与大陆统一及其前途等重要问

    1987年0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实行“一国两制”与发展台、港、澳的资本主义

    罗健;

    <正>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而提出的,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新的构想,其科学涵义为:一个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在一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但这一部分地区的政府与其他地区的一样,是该国家的

    1987年01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实行“一国两制”与发展台、港、澳的资本主义

    罗健;

    <正>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而提出的,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新的构想,其科学涵义为:一个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在一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但这一部分地区的政府与其他地区的一样,是该国家的

    1987年01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试论八十年代台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黄宝奎;

    <正> 战后台湾的经济,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加工出口工业为和;从以劳力密集的加工装配工业为主,到正在向以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工业转变过渡,确实有很大的成长,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变化。1985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毛额

    1987年01期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试论八十年代台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黄宝奎;

    <正> 战后台湾的经济,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加工出口工业为和;从以劳力密集的加工装配工业为主,到正在向以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工业转变过渡,确实有很大的成长,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变化。1985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毛额

    1987年01期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侨资外资与台湾外贸的发展

    张贻达;

    <正> 外贸是台湾经济的命脉。战后台湾外贸的增长速度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前列,同时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不论从正面或负面来看,侨外资本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从量上和质上进行综合分析,弄清侨外资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台湾外贸的增长,对台湾外贸控制程度如何?对今后台湾经济贸易将造成怎样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对外经济关系

    1987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侨资外资与台湾外贸的发展

    张贻达;

    <正> 外贸是台湾经济的命脉。战后台湾外贸的增长速度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前列,同时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不论从正面或负面来看,侨外资本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从量上和质上进行综合分析,弄清侨外资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台湾外贸的增长,对台湾外贸控制程度如何?对今后台湾经济贸易将造成怎样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对外经济关系

    1987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台湾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市场

    张小济;

    <正> 自60年代以来,台湾的对外贸易有很大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促成台湾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外汇市场的建立是一个重要因素。一、结汇证买卖形成的多重汇率 1949年6月,台湾颁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改用新台币。规定新台币对外汇率钉住美元,新台币5元合1美元。同时颁布的《台湾省进出口贸易及汇兑金银管理办

    1987年01期 39-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台湾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市场

    张小济;

    <正> 自60年代以来,台湾的对外贸易有很大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促成台湾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外汇市场的建立是一个重要因素。一、结汇证买卖形成的多重汇率 1949年6月,台湾颁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改用新台币。规定新台币对外汇率钉住美元,新台币5元合1美元。同时颁布的《台湾省进出口贸易及汇兑金银管理办

    1987年01期 39-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清代台湾的游民阶层

    孔立;

    <正> 清代前期的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闽粤一带的流民大量涌入台湾,其中有不少游民。人数众多的游民阶层成为当时台湾社会结构的一个特点。游民阶层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他们对台湾的开发和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在台湾和日本的史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对游民阶层作比较全面的考察,从游民的概念、来源、

    1987年01期 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清代台湾的游民阶层

    孔立;

    <正> 清代前期的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闽粤一带的流民大量涌入台湾,其中有不少游民。人数众多的游民阶层成为当时台湾社会结构的一个特点。游民阶层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他们对台湾的开发和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在台湾和日本的史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对游民阶层作比较全面的考察,从游民的概念、来源、

    1987年01期 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从台湾建省背景看刘铭传改革的成败

    陈碧笙;

    <正> 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标志了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已从“患自内生”转变而为“患从外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熙二十三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清政府与郑氏残余势力的矛盾,又一是地方官吏豪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渗

    1987年01期 54-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 从台湾建省背景看刘铭传改革的成败

    陈碧笙;

    <正> 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标志了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已从“患自内生”转变而为“患从外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熙二十三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清政府与郑氏残余势力的矛盾,又一是地方官吏豪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渗

    1987年01期 54-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 姚启圣著述小考

    邓孔昭;

    <正> 姚启圣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六月到二十二年十一月的福建总督,在清政府统一台湾的事业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勳。他的一生除了在军功、政绩方面很有建树之外,还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著述。可是,过去对姚启圣著述情况的介绍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萧一山的《清代学者著述表》,认为姚启圣著有《平海录》、《忧畏轩遗集》、

    1987年0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姚启圣著述小考

    邓孔昭;

    <正> 姚启圣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六月到二十二年十一月的福建总督,在清政府统一台湾的事业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勳。他的一生除了在军功、政绩方面很有建树之外,还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著述。可是,过去对姚启圣著述情况的介绍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萧一山的《清代学者著述表》,认为姚启圣著有《平海录》、《忧畏轩遗集》、

    1987年0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评叶石涛对台湾文学继承与发展传统问题的见解

    庄明萱;

    <正> 在一次座谈会上,台湾作家彭瑞金说到:叶石涛的文学活动,“横跨两个时代,可以说亲身经历了中国新文学在台湾萌芽、成长、蜕变的整个过程”,是“唯一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外,又长期不断地从事评论工作的特例。”所言不虚。叶石涛的文学生涯始于四十年代,步入六十年代中期之后,即侧重研究台湾省籍作家小说创作。他的论

    1987年0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评叶石涛对台湾文学继承与发展传统问题的见解

    庄明萱;

    <正> 在一次座谈会上,台湾作家彭瑞金说到:叶石涛的文学活动,“横跨两个时代,可以说亲身经历了中国新文学在台湾萌芽、成长、蜕变的整个过程”,是“唯一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外,又长期不断地从事评论工作的特例。”所言不虚。叶石涛的文学生涯始于四十年代,步入六十年代中期之后,即侧重研究台湾省籍作家小说创作。他的论

    1987年0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陈若曦小说论

    潘亚暾;汪义生;

    <正> 陈若曦是一位有特殊经历的女作家。她亲身体验了台湾、中国大陆和北美三个社会生活。在当代台湾作家中,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有陈若曦这种经历了。寻视陈若曦在文学之路艰难跋涉的履痕,可以明显地看出她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台大读书时的创作,第二时期离开大陆之初在香港和温哥华写的伤痕文学,第三时期80年以来在美国

    1987年0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陈若曦小说论

    潘亚暾;汪义生;

    <正> 陈若曦是一位有特殊经历的女作家。她亲身体验了台湾、中国大陆和北美三个社会生活。在当代台湾作家中,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有陈若曦这种经历了。寻视陈若曦在文学之路艰难跋涉的履痕,可以明显地看出她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台大读书时的创作,第二时期离开大陆之初在香港和温哥华写的伤痕文学,第三时期80年以来在美国

    1987年0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试析丘逢甲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诗歌理论

    黄志萍;徐博东;

    <正> 近代台湾省籍杰出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早在清末民初已名震遐迩。黄遵宪称丘诗“真天下健者”;梁启超誉之为“诗界革命之巨子”。众所周知,清末“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思想在文学观念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文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诗界革命”的创作纲领,就是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要求在内容上反映新的生活和新

    1987年01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试析丘逢甲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诗歌理论

    黄志萍;徐博东;

    <正> 近代台湾省籍杰出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早在清末民初已名震遐迩。黄遵宪称丘诗“真天下健者”;梁启超誉之为“诗界革命之巨子”。众所周知,清末“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思想在文学观念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文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诗界革命”的创作纲领,就是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要求在内容上反映新的生活和新

    1987年01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关于战后台湾文学史基础的研究

    山田敬三;黄重添;

    <正> 日本的台湾文学研究现状关于战前的台湾文学,即日本统治时代的台湾文学,在日本已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成绩。但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台湾文学的研究,却没有多大的成果可以介绍。下面就有关的一些问题作直接的说明。 4年前,日本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一书,该书收录了1945

    1987年01期 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关于战后台湾文学史基础的研究

    山田敬三;黄重添;

    <正> 日本的台湾文学研究现状关于战前的台湾文学,即日本统治时代的台湾文学,在日本已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成绩。但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台湾文学的研究,却没有多大的成果可以介绍。下面就有关的一些问题作直接的说明。 4年前,日本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一书,该书收录了1945

    1987年01期 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本所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著目录(1986年)

    <正>~~

    1987年01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本所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著目录(1986年)

    <正>~~

    1987年01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下载本期数据